2009年12月20日 星期日

AMD揭露2011微架構:Bulldozer 和Bobcat

http://www.anandtech.com/cpuchipsets/showdoc.aspx?i=3674
這篇報導來自於anatech的執行長

AMD的製程將於2011開始轉入32nm,而跟著32nm一起來到的是AMD的新架構:Bulldozer和Bobcat
twocores
根據這張圖表,Bulldozer的訴求是高效能桌面平台與伺服器(類似現在的PhenomII),而Bobcat的訴求則在於多向運用、節能與平價,也就是等同於AthlonII一般。AMD在當下要面對的問題是處理器多執行緒的效能落後於Intel,Intel使用了Hyper Threading達成高效能目標,而AMD則可能使用雙整數運算叢集來解決這個問題。

bulldozer 
"Bulldozer" X86 架構圖

這是Bulldozer其中一個核心的架構,我們可以看見有兩個獨立的整數叢集,而這兩個整數叢集都有各自獨立的L1 Cache,同時還有另一個FP叢集分享L1快取;另外,Bulldozer也將支援AVX指令集,並保留Phenom的L3快取架構。在作業系統中,一個Bulldozer核心會顯示成兩個,原理與Intel的HT類似,與Intel不同之處在於,Bulldozer核心內的處理單元,包括指令快取和資料快取等等,都是過去的兩倍(除了FP叢集的處理單元是採分享的方式外),這可以讓處理器的多執行緒效能獲得有效的提升,不過也會讓核心面積增加。

fusionmethodology
"Fusion"的設計原理

2009年12月6日 星期日

不能沒有你:重新檢視我們與我們的國家機器

根據社會契約的原理,人類為了脫離弱肉強食的原始狀態,所以交付出部份生而具有的權力和自由,透過凝聚共同規則的方式,建構起國家機器,以保障自身的安全與利益。不過,如果放任國家機器不管,那麼它將會成為巨獸,由原本看顧人民利益的工具,反過來將人民異化,使人民成為這個系統服務的奴隸,赤裸裸地承受系統暴力;這是人類社會體制的悲哀,我們永遠在自由與不自由之間拉扯,永遠在尋找一個不知在何處的烏托邦。

不能沒有你,講的是這樣一個發生在你我周遭的故事。當生女與自己的血緣關係竟不敵國家機器的法制規定,我們面對親情和系統暴力,會作出什麼樣的選擇?有些人或許選擇作為體制下的順民,有些人則會決定用自己的方式向國家機器訴說回應自己的選擇。而選擇這麼行動的人,並不是什麼樣的知識份子或者思想家,在電影中,他只是一個生活無以為繼的城市邊緣人,而且就活在我們熟悉的島嶼之中。

沒有光鮮亮麗的場景,也不是甜蜜的青春愛情故事,所有你我熟悉的安樂場景,都只存在倉庫裡遙望著的對岸城市。港口永遠是那麼的憂鬱與機械式的運轉,活在都市底層的人,和我們的生活,也不過一線之隔。這是資本主義和國家機器轟隆隆運作著的同時,無疑地存在的事實;我們從黑白的色階中觀看這樣的事實,思絡和觀照的態度也許會比位處於色彩鮮艷的世界中更加感觸敏銳。

人活在系統中,是種悲傷的存在。但仍有人用堅毅的態度去面對這一切。這樣堅毅的面對,對我而言,突顯的是華人文化在面對國家這樣一架巨大機器時,與西方政治學說脈絡極不同的差異。我們從小就被教育要服從上層指示,對上層機構要無異議的效忠;但是當這樣的教條與人生而皆有的親情碰撞,所產生的火花,則不是已經被系統馴化的大多數人能夠忍心見之或欣然接受。

不能沒有你,講的正是這麼一個人在系統中的故事,以及一個人暫且跳脫在系統之外看待自己與周遭的可能性。

2009年12月1日 星期二

[轉載] 村上春樹出席耶路撒冷文學獎頒獎典禮講稿 - 永遠站在雞蛋的一側

作者: grayhell (邊緣地帶) 看板: IA
標題: [轉載] 村上春樹出席耶路撒冷文學獎頒獎典禮講稿
時間: Wed Feb 25 18:32:22 2009
※ [本文轉錄自 mknoheya 看板]
作者: orinsinal (Chris) 看板: mknoheya
標題: [轉載] 村上春樹出席耶路撒冷文學獎頒獎典禮講稿
時間: Tue Feb 24 21:39:04 2009
http://www.my1510.cn/article.php?7d291cdae6269d0f
「Always on the side of the egg 永遠站在雞蛋的一側」


Good evening. I have come to Jerusalem today as a novelist, which is to say as a professional spinner of lies.
各位晚上好,我今天作為一名小說家來到耶路撒冷的,也就是說一名職業謊言製造者。

Of course, novelists are not the only ones who tell lies. Politicians do it, too, as we all know. Diplomats and generals tell their own kinds of lies on occasion, as do used car salesmen, butchers and builders. The lies of novelists differ from others, however, in that no one criticizes the novelist as immoral for telling lies. Indeed, the bigger and better his lies and the more ingeniously he creates them, the more he is likely to be praised by the public and the critics. Why should that be?
當然,並不是只有小說家才說謊的。政治家也說謊,正如大家所知道的。外交官和將軍有時也要說著他們自己的謊言,就如同二手車推銷員、劊子手以及建築師一樣。但是,小說家的謊言與其他人不一樣,因為沒有人會批評小說家,稱他們說謊不道德。實際上,小說家的謊言說得越大越好,編造謊言的能力越高明,他才更可能受到公眾和評論家的認可和好評。這是為什麼呢?

My answer would be this: namely, that by telling skilful lies--which is tosay, by making up fictions that appear to be true--the novelist can bring atruth out to a new place and shine a new light on it. In most cases, it is virtually impossible to grasp a truth in its original form and depict it accurately. This is why we try to grab its tail by luring the truth from its hiding place, transferring it to a fictional location, and replacing it with a fictional form. In order to accomplish this, however, we first have to clarify where the truth-lies within us, within ourselves. This is an important qualification for making up good lies.
我的答案是:通過更有技巧地說謊——也就是說,創作看起來似乎是真實的小說——小說家才能夠真相帶到新的地方,才能讓新的陽光撒到這片新的土地上。在多數情況下,幾乎不可能以其原始形式掌握真相,也不可能準确地闡述真相。這就是為什麼我要將真相從諸多掩蓋之中拉出來,將它放到一個虛幻的地方,再用一種虛幻的形式把它替代。但是要想做到這一點,我們首先要清楚真實的謊言在我們心中,就在我們自己的心中。這是要想編造完美謊言的一個非常重要的資質。

Today, however, I have no intention of lying. I will try to be as honest as I can. There are only a few days in the year when I do not engage in telling lies, and today happens to be one of them.
但今天,我並不想說謊。我會盡可能地做到誠實。這也是一年當中我不說謊的數不多的幾天之一,今天碰巧就是其中之一。

So let me tell you the truth. In Japan a fair number of people advised me not to come here to accept the Jerusalem Prize. Some even warned me they would instigate a boycott of my books if I came. The reason for this, of course, was the fierce fighting that was raging in Gaza. The U.N. reported that more than a thousand people had lost their lives in the blockaded city of Gaza, many of them unarmed citizens--children and old people.
讓我來告訴你們真相。在日本有許多人建議我不要來這裏接受“耶路撒冷文學獎”。甚至有些人警告我,如果我要堅持來的話,他們就會掀起抵制閱讀我的小說的活動。當然,原因是加沙的戰事正如火如荼。據聯合國報道,已經有一千多人在已封鎖的加沙城失去了他們的生命,許多都是手無寸鐵的平民——孩子和老人。

Any number of times after receiving notice of the award, I asked myself whether traveling to Israel at a time like this and accepting a literary prize was the proper thing to do, whether this would create the impression that I supported one side in the conflict, that I endorsed the policies of a nation that chose to unleash its overwhelming military power. Neither, of course, do I wish to see my books subjected to a boycott.
在接到這個獲獎通知後我不斷地問自己,是否要在這樣一個特殊時刻來耶路撒冷,接受這樣的文學獎是否是現在該做的事情,這樣做是否會讓人產生一種印象,說我支持衝突中的其中一方,說我支持選擇向世界展示其龐大軍事力量的國家的政策呢。當然我也不希望看到我的書遭到抵制。

Finally, however, after careful consideration, I made up my mind to come here. One reason for my decision was that all too many people advised me not to do it. Perhaps, like many other novelists, I tend to do the exact opposite of what I am told. If people are telling me-- and especially if they are warning me-- “Don’t go there,” “Don’t do that,” I tend to want to “go there” and “do that”. It’s in my nature, you might say, as a novelist. Novelists are a special breed. They cannot genuinely trust anything they have not seen with their own eyes or touched with their own hands.
但最後在經過深思熟慮後,我還是決定來到耶路撒冷。我之所以做出這樣的決定,原因之一就是有太多的人不想讓我來這裏。可能與許多其他小說家一樣,我總是要做人們反對我做的事情。如果人們對我說——並且特別是如果他們警告我——“不要去那裏”、“不要這樣做”,我就偏偏要去那裏,偏偏要這樣做。你可能會說,這就是小說家的性格。小說家是另類。如果他們沒有親眼所見,沒有親手觸摸,他們是不會真正相信任何事情的。

And that is why I am here. I chose to come here rather than stay away. I chose to see for myself rather than not to see. I chose to speak to you rather than to say nothing.
這就是我來到這裏的原因。我選擇來這裏,而不是逃避。我選擇親自來看一看,而不是回避,我選擇在這裏向大家說幾句,而不是沉默。

Please do allow me to deliver a message, one very personal message. It is something that I always keep in mind while I am writing fiction. I have never gone so far as to write it on a piece of paper and paste it to the wall: rather, it is carved into the wall of my mind, and it goes something like this:
請允許我在這裏向你們傳遞一條信息,是一個非常私人的信息。在我寫小說時我總是在心裏牢記,但我從來都不會把它寫在紙上,貼在牆上,我是把它刻在了心靈的牆上,這條信息是這樣的:

“Between a high, solid wall and an egg that breaks against it, I will always stand on the side of the egg.”
“在一座高大堅實的牆和與之相撞的雞蛋之間,我永遠都站在雞蛋的一側”。

Yes, no matter how right the wall may be and how wrong the egg, I will stand with the egg. Someone else will have to decide what is right and what is wrong; perhaps time or history will do it. But if there were a novelist who, for whatever reason, wrote works standing with the wall, of what value would such works be?
是的,無論牆是多麼的正確,雞蛋是多麼地錯誤,我都站在雞蛋的一側。其他人可能會判斷誰是誰非,也許時間或歷史會來判斷。但是,如果一個小說家無論因何種原因站在牆的一側來創造,那麼他的作品的價值何在呢?

What is the meaning of this metaphor? In some cases, it is all too simple and clear. Bombers and tanks and rockets and white phosphorus shells are that high wall. The eggs are the unarmed civilians who are crushed and burned and shot by them. This is one meaning of the metaphor.
這個比喻是什麼意思呢,在有些時候,非常簡單明瞭。轟炸機、坦克、火箭以及白磷彈就是那堵高牆,雞蛋是被這些武器毀滅、燒傷並擊斃的手無寸鐵的百姓。這就是這個比喻的其中一層含義。

But this is not all. It carries a deeper meaning. Think of it this way. Each of us is, more or less, an egg. Each of us is a unique, irreplaceable soul enclosed in a fragile shell. This is true of me, and it is true of each of you. And each of us, to a greater or lesser degree, is confronting a high, solid wall. The wall has a name: it is “The System.” The System is supposed to protect us, but sometimes it takes on a life of its own, and then it begins to kill us and cause us to kill others--coldly, efficiently, systematically.
但是,並不僅僅是這些。它還有更深一層的含義,我們來這樣考慮一下,我們中的每一個人或多或少都是一個雞蛋。我們中的每一個人都是存在於一個脆弱外殼中唯一的、不可替代的靈魂。我也一樣,對你們中的每一個人也一樣。並且,我們中的每一個人在某種程度上也面臨著一堵高大堅實的牆。這個牆有一個名字:那就是“體制”。這個體制本來是要保護我們的,但是有時候它會呈現出它自己的一面,然後就開始殘殺我們,並使我們去殘殺他人——冷酷、有效、系統地殘殺。

I have only one reason to write novels, and that is to bring the dignity of the individual soul to the surface and shine a light upon it. The purpose of a story is to sound an alarm, to keep a light trained on the System in order to prevent it from tangling our souls in its web and demeaning them. I truly believe it is the novelist’s job to keep trying to clarify the uniqueness of each individual soul by writing stories--stories of life and death, stories of love, stories that make people cry and quake with fear and shake with laughter. This is why we go on, day after day, concocting fictions with utter seriousness.
我寫小說隻有一個原因,那就是要給予每一個靈魂以尊嚴,並且讓他們接受陽光的沐浴。情節的目的聽起來是一種警報,是對體制進行光芒的培訓,阻止它將我們的靈魂纏結在它的圈套中,防止踐踏我們的靈魂。我忠實地相信,小說家的職責就是通過創作故事——關於生死、關於愛情、讓人哭泣和顫栗以及讓人大笑不已的故事,讓人們意識到每一個靈魂的唯一性。這就是我不停創作的原因,日復一日,以十分嚴肅的態度創作小說。

My father passed away last year at the age of ninety. He was a retired teacher and a part-time Buddhist priest. When he was in graduate school in Kyoto, he was drafted into the army and sent to fight in China. As a child born after the war, I used to see him every morning before breakfast offering up long, deeply-felt prayers at the small Buddhist altar in our house. One time I asked him why he did this, and he told me he was praying for the people who had died in the battlefield. He was praying for all the people who died, he said, both ally and enemy alike. Staring at his back as he knelt at the altar, I seemed to feel the shadow of death hovering around him.
我的父親是在去年去世的,享年九十歲。他是一名退休教師,是一名兼職佛教高僧。他從京都的研究生院畢業後,應征入伍,被派到中國打仗。作為一個戰後出生的孩子,每天早晨在早飯前,我總是看到他的在我家的小佛教祭壇前非常虔誠地長時間地祈禱。有一次我就問父親為什麼要這樣做,他就告訴我說,他是在為戰爭中死去的人們祈禱。他說,他為所有死去的人祈禱,無論是同盟還是敵人。當我看見他跪在祭壇前的背影時,我似乎感受到了圍繞在他周圍的死亡的陰影。

My father died, and with him he took his memories, memories that I can never know. But the presence of death that lurked about him remains in my own memory. It is one of the few things I carry on from him, and one of the most important.
我的父親去世了,帶著他的記憶,我永遠都不可能知道的記憶。但是環繞在他周圍的那些死亡卻留在了我自己的記憶中。這是我從他那裏學習到東西之一,也是最重要的東西之一。

I have only one thing I hope to convey to you today. We are all human beings, individuals transcending nationality and race and religion, and we are all fragile eggs faced with a solid wall called The System. To all appearances, we have no hope of winning. The wall is too high, too strong--and too cold. If we have any hope of victory at all, it will have to come from our believing in the utter uniqueness and irreplaceability of our own and others’  souls and from our believing in the warmth we gain by joining souls together.
今天我只希望向你們傳達一個信息。我們都是人類,是超越國籍、種族和宗教的個體的人,我們都是脆弱的雞蛋,要面臨被稱作“體制”的堅實的牆。從外表來看,我們根本就沒有任何的希望。這堵牆太高太堅實——並且太冷酷了。如果我們有一點戰勝它的希望,那就是來源於我們對我們自己以及他人靈魂唯一性和不可替代性的信念,來源於我們將靈魂聯合起來可獲得溫暖的信念。

Take a moment to think about this. Each of us possesses a tangible, living soul. The System has no such thing. We must not allow the System to exploit us. We must not allow the System to take on a life of its own. The System did not make us: we made the System.
花一點時間來考慮這些,我們每一個人都擁有有形的生動的靈魂,而體制沒有。我們不能讓體制來剝削我們。我們不能讓體制現出它自己的一面。不是體制創造了我們,而是我們建立了體制。

That is all I have to say to you.
這就是這想要對你們說的。

I am grateful to have been awarded the Jerusalem Prize. I am grateful that my books are being read by people in many parts of the world. And I would like to express my gratitude to the readers in Israel. You are the biggest reason why I am here. And I hope we are sharing something, something very meaningful. And I am glad to have had the opportunity to speak to you here today.
非常感謝授予了我耶路撒冷文學獎。我也非常感謝世界各地有那麼多人看了我寫的書。我還要感謝以色列的讀者們。你們是我來到這裏的最主要原因。我希望我們能夠分享一些東西,一些有非常有意義的東西。我也非常高興今天有機會在這裏發言。

Thank you very much.
謝謝大家。

2009年11月29日 星期日

淺談獨立書店

許多城市都擁有美好的獨立書店,這是種無以名狀的幸運。

我們知悉的獨立書店,有很高的比例是位處社區之內,這是專屬於此種書店的區位特性。若有資金於市區商業區投資店面,會選擇開設獨立書店,而非大型連鎖書店者,應該少之又少;畢竟讓獨立書店存活,並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 印象所及,各個小鄉鎮也少有類似獨立書店的店家,這也許是消費客層不足或是其他因素使然,只是我們沒有細心找出影響獨立書店有無的人口數字和其他變因作用罷了。

獨立書店也不可能如連鎖書店一般,大量批進所謂的暢銷書籍。大致來說,有口碑的獨立書店,多會建立特定的路線基礎;而路線基礎很很大一部份取決於店主所關注的事件、領域或者其專長,獨立書店之間不同的風貌也就由此而生,因為這關鍵性地決定了店中擺設的書籍,書店的活動方向,以及書店本身的氣息。

在台灣各地,我們可以見到各種不同的獨立書店,有些較具布爾喬亞風味,有些則走草根路線,或者是進一步對社會運動擁有高度投入的熱情。但無論路線為何,這樣的獨立書店在近幾年中都開始兼具社區公民平台的功能性。許多關心不同議題的人們,在不同的時間,都會循著小巷弄的曲折,如同一種社會儀式一般,繞過眷村或日式房舍旁的小徑,到店中高談闊論,或者低語沈思,接連著成為夜中最美麗的文化風景。

但處在社區之中,無論是獨立書店或是獨立藝文空間,都有不得不面對的問題。如果獨立書店或是如玉山旅社一類的獨立藝文空間無法在社區中建立起認同感,那麼認同的危機就可能動搖正當性和書店在社區中的意見領袖角色。當然,曲高和寡或許可以形象化為沙龍,但我個人認同的是知識的普及化,知識份子和知識都應該走入人群之中,不應該對不同的人群有差別待遇。或許在地居民對於活動的態度和認知不同,那麼主動的溝通和引介就成為必要之事,這是獨立書店必須經營的重要課題。

也許獨立書店也可以作為城市中值得一遊的去處?最近有部份旅行指南開始提及各個城市有特色的獨立書店位於何處,有何特色,可尋何種題材的書本等等。這比起許多數色彩鮮艷、插圖豐富的旅遊指南只在乎何處有美食和物美價廉的紀念品,好上太多了。只是喜歡咀嚼知識、歷史和人文的旅行者,比起大啖美食的觀光客,畢竟還不是多數。但此種改變應該是使人值得期待的方向。比起一般店家,書店中溫暖的燈光和自我存有的確實感,或許是旅行者在旅程中更想追尋的事物;若空間足夠,部份獨立書店還會有日式塌塌米或木板鋪成的閱讀區,可臥可坐,就更使人無法抗拒了。我想,這是書店獨有的風味,他者學不來的。

失去在書店裡頭盤桓的時光的旅行,使人感知不到旅行的溫度,我有這種感知上的偏頗問題,我想許多人應該也是如此吧。願每個人在每座城市之中,都能找到屬於自己的閱讀角落。

2009年11月12日 星期四

2004年世界羅浮大會雜記(分營篇)

那年的羅浮大會,發生很多一生難忘的事。包括我高中直屬學弟在東華營地時接到放榜簡訊,結果女朋友唸東華,他唸市北師,當場差點把手機拆成兩半。

我們這一分團,從101大樓上了車往陽明山之後才知道要走哈盆路線,雖然心裡覺得很幹,但還是快樂的在陽明山營地吃好吃的buffet。隔天先到烏來,住在一間國小裡頭。晚上莫名的睡在帳篷中,不過還是睡得很好。

出發的早上是個陰天,一群人魚貫往哈盆走去。印象有個ist叫David,是ABC,由佛光團派來,除了他這名美國童子軍,還跟了兩個護士、三名嚮導。以及大約九名工作人員,和一個世界總部的路線考察人員。為了安全,所有的集合程序都很小心,但我覺得太嚴了些,有個美國女生出發時冒了一句,just like slaves。

哈盆是台灣的亞馬遜河,天光就從葉隙照進山徑和溪谷中,景色十分不俗,要到營地時開始飄雨,準備的塑膠雨衣不太夠遮,但之後雨又轉成霧,所以問題不大,反正一群外國女生到了營地就紛紛換成比基尼玩水去了,我認為溼不溼已經無所謂,哈。晚上吃的東西是嚮導和大家一同炊煮的,在完全原始的環境中有得吃,沒什麼好挑剔的,而且美味程度也不差,學妹拿蛋的照片還被收入營報。

晚飯過後是營火,也是用環保方式舉行,算是環保營火的範本。大家帶遊戲,我也上去帶了一首美國人的「餘燼」,感覺不錯。就寢前孟加拉童軍來借帳篷睡,因為雨勢漸大的緣故,不過我覺得三人睡一頂帳篷有何不好,還可兼取暖,他也是個好室友。

隔天行程繼續,由哈盆往福山植物園前進。路跡越接近植物園,人為構物就越多,當走上柏油路,離出口也不遠了。我們一群人在出口附近打混等車,一邊吃公發的餐盒;德國人和我一樣,拿了個蘋果躺在吊床上啃,我們兩個還打了個吨。水在出植物園時就喝得差不多了,幸好車上還有存水。

上車之後迷迷矇矇,直到要達目的地,才知道下午要在童玩節玩水。整車童軍一到入口都快暴動啦,因為童玩節代表可以玩水,可以吃東西,重點是:可以好好洗個澡!大家拿了東西就往更衣區和洗澡間衝。經過原始林的旅程之後,我們對物質的要求變得很低,也很容易快樂。我洗過澡後,和其他人吃了些小吃,也遇到了其他區本就認識的童軍朋友。

後來趁晚餐前跑去給人按摩,說這是一輩子最快樂的一次露營也不為過。傍晚是大會分部的精心安排,由於有近八個分團集合在此,晚餐就安排在冬山河畔的草皮上用buffet。我想這是一生我吃過最好吃的一次自助餐,半躺在草皮上,還可以喝上一些果汁,吃些沙拉、水果、炸雞、馬鈴薯泥、烤培根,我想,中國童子軍要花錢也是可以花得很有門面的。

出哈盆的這個晚上,住在一個有「埤」字的營地(詳細名字我忘了),其他分團都在抱怨,但走過哈盆路線的大家可享受得很;有不必除草的營地,晚上還送大家泡麵吃,接著是熱水淋浴間,我不懂還有什麼好要求的?

隔天是各分營行程的最後一天,早上往傳藝中心參訪,傳藝中心的風光有江南小鎮的特色,可惜行程匆匆,未能久留。中午在一間巨大的道觀用過餐後,便是往東華主營地而去。沿路警車開道,在宜蘭和花蓮的交界處,還看到警車交接,可惜睡得太沉,沒看到蘇花公路的風光,成了心中小小遺憾。

再醒來時,車已行至花蓮市。
(待續)

2009年11月1日 星期日

掌握身體權力是建構秩序的唯一途徑嗎?

我不是很明瞭批踼踼電子佈告欄上的鄉民對於人本的憎恨從何而來,基本上這種情緒跟中國古代的街市上的民眾們沒什麼不同;大多數人對於事情的本質並不了解,只憑依了傳言,就開始對於某件人事物開始口誅筆伐,甚至透露出恨之入骨的情緒。但對於真相,我們始終缺乏了解與認識。法國人可以為了被輿論錯誤審判的軍官,群聚於廣場向他致意,甚至克里蒙梭也可以為不正義的事說話,那麼,我們有什麼?

人本的理念是朝自由主義靠攏的,或者應該說他們屬於自由主義社群中較為極端而且活躍的一群。我基本上先不探討廢除死刑的問題(人本抱支持廢除死刑的立場),但至少在反體罰方面,我願意投自己的贊成票給人本。

從權力的觀點來看,政治學向我們揭示了許多權力表露的途徑,可是權力結構的途徑適不適合用身體權的掌控來實現或鞏固,則是不得不慎重的議題。體罰可以傳達權力的結構,也可以拿來傳達社會的主流價值,不過,體罰的同時,我們或許也在向孩子明示或暗喻的提醒他們:掌握身體權就等同權力的一部份。這個結果讓人的身體權,在社會中並不受到尊重。所以我們可以看見父母因為爭吵,就將孩子丟進油鍋作為發洩情緒的方式、可以看見校園中的同儕團體為了要表達自己的優越,將欺凌毆打他人當作立威的手段。也看見過數名少年只是因為衝動,便持木棍活生生打死一名碩士;他們沒有想過生命的可貴,也不知道每個人的身體不能隨意被侵犯。而這個經由控制身體來彰顯權力和實現統治力量的「典範」,至今還是我們社會中很多人叫好的主流想法,在大多數的家庭、學校和社會網絡中被持續實踐著。

人的價值在中國文化之中,本就不受重視。很長一段歷史之中,人只是工具或被買賣的財貨;而即使脫離了資產階級的控制,人也只是構成天地君親師的一部份,這個自我的價值是不能被強調被獨立看待的,否則便是悖離老祖宗的話。至於為什麼不能探討老祖宗說過以及流傳下來的話,基本上在中國文化之中這是不該出現的議題,探討了,大逆不道的帽子也就跟著扣下來了。


或許我們應該要問,除了掌握身體之外,還有沒有什麼方法可以讓孩子們學習到尊重別人的重要。打罵和不打罵,它們的目標是殊途同歸的,都是在試圖達成教育上的目標,讓孩子們學到這個主流體系想教導他們的事情。可是我們很難解釋,如何藉由控制他人身體的方式,來告知學習者不要隨便控制別人身體才是對的事情。


或者,台灣數百年來經歷過不同統治者的許多次的屠殺,也看見過陳文成、林義雄的家人和許許多多的人在過去的威權體系下,性命猶如風中的蘆草一般不值一顧而且脆弱,所以人們讓這個系統麻痺了,也失去了重新檢視國家機器的勇氣或想法?

我衷心希望這只是我的臆測。

2009年10月20日 星期二

一間有人文味、有童軍味的戶外用品店

剛看到益懿兄在問投資一間scout shop要多少錢?我粗估過,開一家有品質的戶外用品店含店租水電人事庫存……等等,起碼要集資2000萬新台幣才夠。

我理想中的戶外用品店要有足夠的空間,要有柔和的採光,可以有模擬步道讓客戶試用登山鞋和登山杖;另有一區試搭帳篷等等。最好還有幾方榻榻米或木質地板作閱讀區,放人文、生態、環保、原住民、文化等相關議題的書;順便還可以兼作一些簡單的講座和活動。最好閱讀區的位置就像九份文史工作室一樣放在二樓,可以俯瞰窗外的景色,再配上幾方舒適的棉布座墊,使來店裡的人們可以感受到平靜。

倒不是一定要整間店都進Arc' Teryx, Haglofs, Mountain Hardwear這些高檔貨。高單價的登山用品有一定的市場,但如果是我,會更傾向採購Sierra Designs, REI之類的中價戶外品牌,讓來店裡的人們可以用相對較低廉的價格取得質量兼具的戶外產品。童軍商品當然要放,但如果出示童軍手冊或童軍證的夥伴,我直接打75折優待:p,算是鼓勵大家多參加童軍活動吧。

我不會讓店裡的工讀生從頭跟著你跟到尾,讓人有非買不可的壓力。我希望我的店裡能擁有自由開放的空間,但需要解說的時候,我也能提供專業的解說服務。總之,如果是我來開一家戶外用品店(或者說是有童軍味的戶外用品店),我希望店裡有人文、有戶外、有對社會的關懷,同時讓人們在店裡頭就能感受到平靜和快樂,但也可以找到自己需要的戶外用品。

希望這樣的夢,有天可以真的實現。

2009年10月18日 星期日

書寫地方誌的難題

這兩天在翻一些地方誌的書籍,發現書寫地方誌並非易事。地方誌中的歷史越詳實,那麼引用歷史資料和相關文獻自然是免不了的;以紀錄和學術的觀點來說,當然引用資料越多越精細才好,
但若只是作一本地方誌書籍,則參考文獻和註腳過多,有可能相當程度的影響讀者的樂趣,並導致有不易閱讀的問題。

不過回過頭來說,若地方誌引用文獻過於粗略,則參考價值就會大為降低,也容易變成鄉野奇譚,不夠嚴謹,與一般民間故事書無異。

就我的看法而言,問題之所在則仍需取決於讀物的本質。若是研究報告轉為書本出版,且學術色彩濃,對於引用的部份應盡可能要求完美,並符合學術體例;若是為一般地方誌的體裁,或是書寫人文、鐵道、民俗、生態題材的書本,由於讀者之族群和年齡層可能更為全面,就要考慮到文字上的修飾和近人。但在不會建構起知識高牆的前提下,相關的參考文獻仍屬必須。

適當的運用註腳和參考文獻,同時兼顧文筆的雅緻與引人入勝,加上詳實的考據和資料整理,另有作者本人的消化吸收與個人看法,乃是成就真正內外並具的地方誌的不二法門。

2009年10月16日 星期五

當年肅共 今日媚共

◎ 朱俊彥

調查局長吳瑛前幾天在立法院答詢是否下令調查參與中國十一國慶名單時,竟說出:「這個就算去應該也沒有怎麼樣嘛,現在兩岸交流這麼…這麼熱絡啊」。對照歷史,不禁讓人為白色恐怖受難者感到唏噓。

白色恐怖是國民黨主導,一直到解嚴之後才停止的恐怖肅清活動。當年被捕入獄者,大多數是被國民黨特務和情治機關輕率質疑為通共聯共,意圖顛覆國家者;不分省籍(事實上白色恐怖的受害者之中,外省籍人士佔極高比例),一旦被特務盯上,往往是身陷冤獄,動輒加以刑求羞辱,得以見天日者,算是幸運非常。

而今國民黨政府再次上台,打著聯共的招牌,不只政府高官媚共,連負責情治的局處也逐漸被「和諧」了。當年白色恐怖大肆捕殺政治犯,為的是懷疑這些人通共親共(大多數都是冤獄居多),而現在政府卻是主動媚共,不知過去白色恐怖受難者的遭遇,又要算是什麼?而倖存下來的受難者,又要作何感想?

二十一世紀的今天,策動白色恐怖的黨政人員和特工無一得到法律的制裁,國民黨已經先一步轉向媚共。對於白色恐怖中被犧牲的人命而言,正義可能非常遙遠;當年受難者被入罪的原因,現在成為國民黨主政的流行風潮,也因為如此,所以使人感到無奈無語,而且憤怒。

(作者為中正大學戰略暨國際事務研究所碩士生)

江老師的自由主義精神呢?

◎ 朱俊彥

七年前筆者初上大學,於政治學系就讀;大學數年,校內外真正有深刻印象的老師不多,而江宜樺老師是其中一位。二○○六年,江老師為台大政治系畢業生拍攝畢業影片時所講的一番話,帶給許多社會科系學生的震撼,已經足夠讓老師的名字永誌許多年輕人心中;即使非台大人,也會為江老師所堅持的自由主義精神,以及對於政治的理想,再三感動。

我記得江老師那時在影片上是這麼說的,「當一個人可以證明政治也可以是一個高貴的行業的時候,沒有人有理由對政治悲觀」。而接著老師又提到:「政治是決定那麼多人生命的事情。那這樣的一個活動,這樣的一個場域,是不容許讓他繼續墮落下去的」。這番話在網路上傳遍多少人的電子佈告欄個板,使多少年輕人對台灣紛紛擾擾的社會仍懷抱希望與熱情,不曉得江老師知否?

我不認識江老師,也不知道為什麼一個被提名三次諾貝爾和平獎的維吾爾族女性,會被老師視作恐怖份子,更被國民黨塑造成賓拉丹的形象;我只希望當年使我們崇敬的那一番話,並不是一場幻夢。因為當我們必須要將台灣的主體性和自由民主犧牲,換取中國的寵幸,那麼這樣的政治並不高貴,同時更無法使人不悲觀;而江老師更應當比我們了解,當台灣失去了政治、人權、經濟上的自由,只能扈從中國,那麼這樣的政治場域,正是徹底的墮落。

政治是決定那麼多人生命的事情,我衷心期待許許多多年輕人相信、崇敬過的江老師,從未改變。

(作者為中正大學戰略暨國際事務研究所碩士生)

看電影的自由

◎ 朱俊彥

近日高雄電影節因欲播放熱比婭紀錄片「愛的十個條件」,而遭到某些泛藍政治人物與外圍團體抵制;甚至高雄市政府也受到壓力,打算不公開播映此片。筆者以為高雄市政府應堅持守護人民自由的立場,不改變播映本部電影的決定。

言論自由是天賦人權,無論國共兩黨要如何媾和,台灣人自解嚴後所獲得的此一權利,不應受到任何損害。中國也不應該以商逼政,運用經濟力逼使台灣人民放棄得來不易,同時也是民主運動先輩們失去生命、光陰和自由所換來的珍貴遺產。

國民黨若欲以台灣人民的言論自由交換短暫的利益,或者最後高雄市政府於無奈之下屈服,決定不播映熱比婭紀錄片,那麼筆者將運作連署獨立書店、學生社群、NGO社群,讓本片在台灣各處可以自由放映,以守護我們的言論自由。因為任何有良知的台灣人民都知道,天賦人權不能被當作籌碼和條件來交換國共兩黨的利益與和諧假象。我們希冀自由民主的花朵可以恆久盛開於美麗島上,永不止息。

(作者為中正大學戰略暨國際事務研究所碩士生 )

2009年7月16日 星期四

2009年6月14日 星期日

雨中

走入雨中的阿勃勒
花序在六月裡頭墜落

時光將晚未晚
以燈火通明的回憶佐別離的詩
差不多入夜風又吹起
形容一地的故事以及我們有些畏寒

梅雨和流淌過
整個春天的氣候被埋葬的月曆上
然後七月才來嚐
高積雲和暴雨的吻
加以讓身體閱讀這些那些
上下午對立的天候成一首詩

或者被閱讀的我們
脆弱而印象深刻得令這個
夏天朗朗上口
因而理解歲月亦有唾沫如斯
如阿勃勒,如六月的濡溼
的離去的告別的
一些飛鴻雪泥

2009年6月8日 星期一

淺談防水透氣外套

由於香蕉小姐要買防水透氣外套和大背包,所以我特別為她撰文作個導論,也算是作個這幾年採購戶外裝備的心得整理。畢竟要入這門並不容易,特別是在台灣,當你踏進不專業的登山用品店,所獲得的資訊很有可能只會是「這是我們今年的新款」和「現在打八折喔」之類的資訊云云,但對於相關用品的特性以及深入介紹,反而高度缺乏。在國外的戶外用品店,情況也許會好一些,但我仍然以為對於相關用品的認識是必須的,至少你可以知道你現在要找哪個類型的產品,以及有哪些適合自己的產品可以選擇。

防水外套是三層式穿法中的外層,又稱作防水透氣層。所謂的三層式穿法
簡單來說如下:
  • 內層:排汗,讓身體保持乾爽。
  • 中層:保暖,保持身體體溫。
  • 外層:防水透氣,保持身體可以不被風雨弄溼,也不會被汗水悶溼。
科技日新月異,現今也有所謂softshell衍生。softshell中譯作軟殼衣,簡單來說就是揉合了保暖中層和防水透氣外層的產品。softshell有基礎的保暖效果(在內層多有軟刷毛),同時也有抗水(部份產品有上貼條的話就是防水)、防風和透氣的特性,同時還具有彈性,換句話說,這是一件在寒冷天氣行進間一定會穿在身上的產品。

回到防水透氣衣物上,我想先解釋為什麼衣物可以防水又可以透氣。一般來說,防水透氣的衣料可以分作薄膜式和塗佈式。薄膜式的防水透氣衣料以Gore-tex最為出名,Gore公司將防撥水的外布,防水透氣薄膜,以及一層裡布貼合在一起,就成為一塊防水透氣的布料。

而所謂的防水透氣薄膜或是塗層,所利用的原理正是水分子和水蒸汽的大小不同,薄膜上的孔洞比水滴小,而比蒸汽大,這就構成了防水和透氣的要件,讓雨進不來,而身體的熱氣可以排出。

除了Gore-tex,其他公司當然也有類似的產品,布料的構成原理基本上是相同的,差別在於防水透氣薄膜可能材質不太一樣。如eVent布料就標榜比Gore-tex更為透氣的設計;另外如Lowe Alpine, Mont-bell, Marmot, 皆有此種布料製成的外套,在市面上的選擇甚多。


而塗佈式的布料則於近年來發展得很好,要構成一塊塗佈式的防水布料,也是需要一塊抗水的外布,然後直接在內層塗佈上(coating)一層防水透氣的內層,即成一塊防水透氣布料。較為著名的PU Coating布料包括了Marmot的Precip和Precip Plus, Mountain Hardwear的Conduit, The North Face的Hyvent…等等。一般來說,用PU Coating布料製成的防水透氣外套多半較便宜,同時防水透氣的能力也不輸給三層式的布料。下圖是Sieera Designs自有PU Coating布料的結構,其他家的塗佈式布料也差不多是這個型式。

















所以當香蕉妳要購買第一件防水透氣的外套,我認為要考量的點不是在布料等等,反而應該要先決定的是價格區間問題。

好一點的Gore-tex或eVent布料外套,在英國的價格大約是160鎊吧,大約合新台幣8000多元,我想這應該超出妳的預算上限了,妳的第一件外套,大約打在100鎊上下即可。在這個價格區間,我個人推薦的防水透氣外套有Marmot Oracle,得獎作品,買了不會後悔。不過在英國還有很多其他的產品可挑,我認為要挑起來的話,大概就看幾個原則:
  • 價格:以不超過100鎊為主,因為你還要留預算給背包。
  • 設計:當然一定要挑女款,同時還要看看外套上有無腋下透氣拉鋉(幫助透氣的重要設計),防水貼條(這個一定要有,才會100%防水),口袋的位置等等。
  • 重量:以500公克上下為主(當然越輕越好)。
香蕉如果不放心,可以先到各大戶外用品店拿目錄,挑看看自己喜歡的款式,再回文告訴我。如此要隔海抓藥才有個依據,不知道這樣妳意見如何?

2009年5月27日 星期三

生活

想擁有一個屬於自己的書房
在故鄉或島嶼上非都市的任一處擁有我們的家

想在週末自由的旅行,到下一個古墟市集擺攤
為參加童軍團的孩子們該去哪露營小小苦惱

想在該走上街頭時可以義無反顧
為正義、公理以及我們認同的價值恣意的吶喊奔走

這樣的生活比起錦衣玉食還更加豐足
是我努力的方向與願望

建築師與農舍:一封給下一代建築人的道歉信/孫德鴻

親愛的下一代建築人,雖然有點突兀,請容我先替現役的建築人向你們致歉,我當然知道我不代表他們,他們也不會派我做代表,可是看到了今天發生在建築界以及這片土地上的事情,感覺就像小時候撞見同伴做了件奇怪的事情一樣,雖然明明與自己無關,卻仍忍不住害羞而臉紅了起來,更何況如果你們把信看完,會發現其實跟我有關,跟你們也有關,或者說,跟整個台灣都有關。

記得幾年前跟朋友閒聊時,曾聽到有人打算去鄉下買塊地、種種田、過過隱居的日子,當時心中頗為嚮往。一晃眼多年過去,我發現能夠完全拋棄都市生活的人本來就是少數,下定決心買塊地並開始改變生活的更不多,至於真的下田耕種的,到現在都沒遇見過,倒是在建築師同業間,常聽到某某某接了農舍的案子,或是關於農舍建築的詢問度增加了等等,只是從來沒人找上我,所以我以為這樣的事情離我很遠,直到去年有個朋友找我設計一棟「農舍」時,我才猛然發現,原來「農舍」這件事情已經來到身邊了。

對於很多建築師而言,業務就是業務,「專業的」建築師應該專注於設計的發揮就好,其他事情不應該太過感情用事,就像大家在電影裡看到醫院對於醫師的要求一樣。只是在面對這個案子時,我還是猶豫了,因為我知道這位朋友要蓋的這棟「農舍」,顯然不會供作「農用」,雖然她曾再三說明她對農事的熱愛,包含對於有機農業的長期支持等等,只是經過一段時間的了解後,她並未說服我,我也無法說服自己,因為我依舊認為「農舍」還是作為「農用」比較好,所以儘管已經開始構思,最後還是選擇退出,而也正是這件事情讓我開始對「農舍」感興趣,不是「農舍」的設計,而是農舍建築與農地政策的來龍去脈。

大約在八年多前,2000年總統大選前不久,由於選情緊繃,各黨派紛紛利用修法來拉攏選民,當時由於立法院效率太低,法案堆積如山(今天還是如此),加上大部分法案皆因黨派利益衝突而無法付委,只有少數法案能如「農業發展條例修正案」一樣「幸運」,輕易獲得跨黨派的支持而即將三讀通過,修法的內容乍聽之下很簡單,包含開放農地自由買賣、每宗耕地分割後的面積從5公頃放寬為0.25公頃、允許興建農舍等等。只是在整個修法過程中,來自各方的反對聲浪不斷,其中包含當時的農委會主委彭作奎,他曾經跟當時的李登輝總統當面報告「農業發展條例修正案」的修法疑慮,也曾公開發言反對修改「農業發展條例」,其中他尤其反對農民資格認定的放寬,因為一但放寬認定,農舍的興建限制也會跟著放寬,後果令人不敢想像,當時他說:「開放農地自由買賣與蓋農舍,像是打開潘朵拉的盒子,所有的妖魔鬼怪都出來了。」又說:「這些住在豪華農宅內的退休公教人員與富商,取得農民資格後,並未從事生產,反而享有便宜的農保,甚至休耕補助。而且因坐擁農地,不必繳交地價稅,這有公平正義可言嗎?」

到底當年國、民兩黨要拉攏的選民是誰?恐怕沒人說得清楚,倒是當年阻擋修法的彭作奎不但沒有成功,最後還因此而下臺一鞠躬,然而八年來他並未放棄,在去年馬英九總統上任後,仍舊一本初衷的呼籲:「八年前錯誤的土地政策,新政府必須痛定思痛彌補回來,否則台灣將無法面臨糧食安全、食品安全與生態環境保育的挑戰。」

彭作奎為何會如此堅持?「農業發展條例」修正到現在已經八年多了,過去八年來,大家「好像」還有飯吃,台灣「好像」也沒遇到缺糧的問題,其實並不盡然,對於台灣而言,糧食問題一直都存在。相信大家對於過去兩年的世界糧食危機應該記憶猶新,當時世界各國的糧食庫存紛紛降到了幾十年來的最低點,單單在2007年,世界糧食價格就漲了40%,對於台灣這種還算富裕的國家而言,咬個牙撐一下也就過去了,但是對於貧窮國家而言,因飢餓而造成的死亡人數,根本是我們無法想像的。當時因為全球稻米庫存跌到了30年來的最低點,台灣也陷入恐慌,政府為了安定民心,就不停的加強宣導,告訴大家台灣的稻米自給率高達九成,休耕地有22萬公頃,隨時都可以復耕,所以對於糧荒的事情不用太擔憂。

然而大家一定很清楚,稻米之所以能夠維持如此高的自給率,跟我們的飲食習慣有關,由於國人對於主食需求的減少以及副食攝取的增加,加上麵食早已成為另一主食來源,米食越吃越少,國產的稻米當然足夠應付,但是如果國際糧價持續高漲、國際貿易條件惡化,甚至因旱災、戰爭造成供應不及時,休耕許久的土地可以立刻恢復生產嗎?國內的糧食安全庫存量大約是90天,即便是水稻,不論播種或插秧時機是否洽當,90天內就可以完成復耕及收成嗎?答案顯然很清楚,當然我們的政府應該不會等到動用安全庫存時才開始想辦法,只是我們的糧食問題沒有這麼簡單,有些統計數字早已曝露了台灣糧食結構的不堪一擊,像是「32%」。

根據農委會的資料顯示,「32%」是台灣目前的「綜合糧食自給率」,也就是說,即便我們完全不把糧食外銷,還是得進口至少68%的糧食供全台灣人民食用,不過這只是表面的意義,實際的數字當然不止於此,而且還會持續攀高,至於我們的「綜合糧食自給率」,顯然還會繼續下探。然而「32%」很低嗎?如果我們研究一下其他國家的「綜合糧食自給率」,會發現美國是32%,法國是128%,中國是95%,連日本都有40%,而且這些國家都還有一拖拉庫的「境外農地」以及「境外農業」,跟他們一比,我們的「32%」要如何高枕無憂?這一切當然都跟台灣積弱不振的國際地位以及仰人鼻息的農業政策有關,雖然一開始僅止於貿易限制以及休耕控制,然而長期的影響卻是農地的數量。事實上從1984年起,由於受到美國限制公糧不得外銷的要求,台灣開始執行休耕及轉作政策,2002年加入WTO之後更是雪上加霜,依據資料顯示,1980年台灣的耕地面積尚有64萬公頃,2002年縮為47萬公頃,到了2005年只剩23萬公頃,如果數字會說話,這代表了台灣的農業正面臨一波無可挽回的頹勢:耕地快速消失!

以上的長篇大論也許會讓人懷疑,糧食自給率下降也許跟農地消失有關,問題是農地消失跟建築這一行有關嗎?

根據89年大修的「農業發展條例」以及90年發布的「農業用地興建農舍辦法」規定,如果是八十九年以後取得的農地,土地面積必須大於756坪,二年之後才可以申請農舍。至於農民資格的認定,由於稅法已經取消「自耕農」的身分認定,身分證也不再加註職業登記,是以農民資格的認定大多由地方政府及農會自行處理,但是幾乎都沒有問題,也就是說,任何人只要完成農地過戶,設籍兩年以上,再提出無自用農舍證明即可申請興建農舍,不需要建築師簽證,而這麼低的門檻與簡單的程序,正如彭作奎當初所預言的一樣,開啟了一扇通往未知命運的大門,所以八年來農舍申請案大增,以偏遠的花蓮為例,94年核發農舍建照171件,95年核發農舍建照152件,96年核發農舍建照194件,97年預估也會超過150件,如果以這種每年150件以上的速度去化農地,每案又都是89年以後取得的新農地,就表示每年至少會有37.5公頃的農地興建農舍,當中即便有20%的農舍確實供作農用,仍舊表示每年會有30公頃以上的耕地消失,至於宜蘭就更熱鬧了,農發條例修正前曾在宜蘭置產的投資者,都在95年雪隧通車的那一刻舉國同歡,如今單單三星鄉一地每年的農舍增加量就已破百,壯圍、五結一帶則是滿目瘡痍,其他鄉鎮更不用講。這些如雨後春筍般長出的農舍多為「假農舍」,與農業生產毫無關係,大多只是作為都市人的假日別墅而已,若能與當地農村相安無事倒也罷了,偏偏「假農舍」帶來的問題不勝枚舉,包含污染農村環境、加速農地碎化、影響農地日照等等,當然最糟糕的還在後面,因為這些專為伺候都市人而分割的農地,一旦興建了房舍之後,根本不可能再變回真農地,「假農舍」對於土地的殺傷力就如同不可逆的化學反應一樣。

事實上不只「假農舍」,政府的大型建設、都市重劃、零星變更案、農地開放採砂石等政策,也都在大規模的耗損土地當中,這裡面影響水土保持最鉅的,要算是林業用地變更為農牧用地的案子,雖然有些林業用地確實因地主的生計需求而不得不變更為農牧用地,但是非因生計而變更的更多,每一個成功變身的案例,代表的不只是國土利用的板塊挪移而已,更代表著大量森林的消失以及大量地表的裸露,倘若每一個變更案都經過審慎評估,並做好水土保持,也許情況還算樂觀,然而就因為「農業發展條例」的修正並未「惠及」林業用地,對於許多擁有林地卻又無法移作他用的地主而言,賣給開發商便成為快速轉換現金的唯一方式,而開發商處理林地的一貫模式,就是先行變更,因為只要成功的將林地變更為農地,接下來就可以循房地產模式開發牟利,加上巧妙的控制農路長度,連正式水保都可以技術性的閃躲,其效益如同點石成金一樣,所以過去幾年類似的案子層出不窮,單單在南投縣一地,農委會水土保持局在2005至2007三年間核准的變更案就已超過1500件,變更面積約一千公頃,相當於40座大安森林公園,雖然並非都是作為農舍用地或休閒小木屋用地分割出售,但是如果繼續放任下去,下場豈是南投縣一地可以自行承擔,更何況類似的開發案早已遍布全台灣,不知道駕駛政府機器的人到底要把我們帶向何方?

對於這些憂慮,長久以來,人們總認為政府當中一定會出現既有智慧又有遠見的人,以聰明的方式來預防或解決,所以大家不必太擔心,只是萬一沒有呢?

遺憾的是,就在那位既有智慧又有遠見的人出現之前,現行的滅農政策早已無法滿足立委們的胃口,所以就在2007年六月,立法院罕見地不分黨派提出修法,企圖將農地興建農舍的標準從0.25公頃放寬為0.066公頃,意即200坪的農地就可以興建農舍,問題是這次要拉攏的選民又是誰?這樣的政策對於農業發展到底有何意義?對於真正的農民而言,一分地或是二分半就可以蓋房子這件事,對於農村生活的改善真的會有幫助嗎?只是立委們在乎的顯然不是這些,六月修法失敗後,很快的又在當年年底提出另一個修正案,這次則是把0.25公頃放寬為0.1公頃,雖然再度闖關失敗,但我們實在無法判斷這是台灣人的幸運還是悲哀,因為就算躲過這次劫難,農地被任意宰割的警報並未解除,有意無意間,政府似乎正放任農地總量繼續下降,諷刺的是,正當許多人擔憂台灣三農(農業、農地、農民)的處境時,許多建築師同儕卻是開心的期待著,因為興建農舍門檻的降低就代表著建築業務的增加。

土地政策的錯誤當然不能歸咎建築師,只是當建築師興高采烈的迎接更多「假農舍」建築案時,會不會覺得不妥?會不會不安?會不會擔心自己正加入滅農行列?以前也許會,現在相信不會,因為當國際知名建築師群由開發商領軍,用大張旗鼓昭告天下的方式舉辦大規模的「農地開發」與「農舍行銷」時,當「假農舍」被成功塑造成藝術與時尚的「新豪宅」時,土地政策的議題就已徹底失焦了。

還記得前年到去年那場炒得湯湯沸沸的「澳底大地」或稱「Gene 20」的房地產活動吧?由於陣容堅強,行銷密集,先是從設計團隊的構成開始宣傳,猛打國際建築師的黃金組合,搭配學學文創的文化販售,外加威尼斯雙年展參展的加持,使得該案成為去年知名度最高的開發案之一。然而在整個漂亮的商業包裝中,一棟棟售價近億的農舍所公開宣示的正是政府政策的潰敗以及民間對策的成功,炫目的文宣講了很多,但是沒有講的更多,如果去現場看看,會發現整個數百公頃的基地幾乎都是高低起伏的丘陵地形,只是童山濯濯,再看看基地外的茂密樹林,任何明眼人都會知道基地上原來應該也佈滿類似的雜木林,只因開發商原先要投資的項目並非「高單價農舍」,而是高爾夫球場,所以開發之初早已剷林填谷,後來由於高爾夫球場熱潮消退,加上申請困難,經由「專業人士」的建議,先是利用農路設置的方式將全區分割成二百多塊農地,每塊都在756坪以上,接下來就是前述的熱鬧派對了。只是略諳建管法規的人都知道,這麼大面積的山坡地開發,如果是作為一般住宅使用的話,勢必得依循山坡地開發之相關規定辦理,屆時環評跟雜照、雜使一樣都不能少,雖說程序繁瑣,但至少是維護整體環境以及強化水土保持的必要之惡,只是該計畫「巧妙的」以「農舍」之名申請,關卡不多、程序簡單,甚至還有「專業謀士」協助運籌帷幄,所以自從公開以來似乎暢行無阻,然而這個號稱國內建築界「一時之選」的「黃
金陣容」,對於這樣的農地開發真的毫無疑問嗎?就我所知,10位國內「有照」與「無照」的設計者當中,就有不少人仍在各大學專任、兼任或主持講座,專業與學術領域皆有擅場,替這麼一場頗具爭議、佔政策便宜的開發案代言與操刀,難道不擔心會對學生產生不良的影響嗎?

可惜從種種跡象顯示,他們似乎不關心「設計」以外的議題,他們當中有人曾說:「人家把合約弄得好好的,價錢也不錯,我為什麼不接?」也有人說:「難得有個建設公司答應讓我們盡情發揮,預算無上限,我為什麼不做?」種種率性與天真的表態,在這個景氣寒冬,替建築界留下更大的空白與反省空間。只是很遺憾的,反省還沒開始,影響卻已發酵,去年就有建築系學生拿「農舍設計」來當作畢業設計的題目,把農地當建地用,而且訴求很簡單,就是要設計一棟很酷、很炫,造型複雜而扭曲的「前衛」住宅,既缺乏對於農業建築的探索,亦不理會土地議題的脈絡,顯然學習的正是「菁英」們的榜樣,服膺的正是「菁英」們那種將「設計的發揮」奉為無限上綱的「專業藉口」,而這也正是目前建築教育最該擔心的,因為「菁英」們似乎正用行動告訴下一代:「實現自我」最重要,其餘別管。

這種情況讓我聯想到電影「魔鬼代言人」當中的豪華律師團,或是現實生活中辛普森殺妻案的夢幻律師團,他們通常睥睨一切、趾高氣揚,有著「專業」的外表以及「專業」的素養,不論任何案子皆能提供「專業服務」,他們熟知法案、擅辨形勢,對於法庭上的攻防、時機的掌握以及程序的操弄等等更是瞭若指掌,即便種種證據顯示當事人有罪,仍能避重就輕,利用華麗與繁複的辯護技巧,找出證據的瑕疵,替當事人爭取最高權益。所以聽起來當然很「專業」,當事人也會覺得錢花得有意義,只是這樣的「專業」到底有沒有問題?難道法律的原始精神不是「捍衛正義」嗎?可惜在現實生活當中,講「正義」這兩個字是會被笑的,所以換成建築的角度思考時,我也忍不住換個方式問自己:這個世界上到底還有沒有「建築正確性」這種東西?我們是否還記得,要「用建築的專業知識去做正確的事」?然而我更懷疑的是,在缺乏環境及土地基本關懷的同時,為何我們還能躊躇滿志、顧盼自若的高談建築的藝術性與理想性?難怪王大閎先生會說:「要成為一個好的建築師,得先成為一個好的人。」難怪威廉.奧斯勒醫師(現代臨床醫學之父)也有類似的擔憂,在1905年的美國醫師年會中,他就曾經勸勉執業醫師說:「我們所要對抗的大敵中,最最危險的就屬冷漠---不需要什麼原因,也無關於缺乏知識,就只是單純的不關心,只顧著追求別的利益,或因為自負而產生的一種輕慢。」

有人認為,找「知名的」建築師來蓋農舍,至少比隨便蓋一蓋來得美觀大方,就像當年的宜蘭厝活動一樣。只是農地的消失終究與房子的美醜無關,「知名的」建築師所帶來的影響其實更糟,因為既然是「知名的」建築師,必定會在設計上大作文章,然後帶起某種風潮,再加上一定程度的商業包裝,最後還是會誘導出某種流行,下場當然一樣不堪。

更有人認為,就算澳底一案的「菁英建築師」不接,還是有其他人會接,這話一點都沒錯,我本來也很擔心,因為有些話不是「菁英」還聽不懂,所以本案的轉機就在這裡,正因這些「菁英建築師」擁有一定程度的社會地位與專業素養,具備許多都市設計審議以及國際競圖的經驗,必定深知建設的野心不能無止盡的往非都市計畫土地擴張,當中有位資深建築師甚至曾經公開揭露某宗教團體對於保護區變更案的關說企圖,所以腦袋一定都很清楚,即便當時錯接本案,只要願意開始思索農地問題,應該能夠及時發現該案的不妥之處;即便時機已過,只要願意帶頭檢討,甚至集體推辭本案,必定會引起廣泛的討論,屆時如果民氣可用,說不定可以迫使公部門及立法單位開始檢討土地政策。但如果他們執意忽略建築師的社會責任,甚至還配合業主的行銷策略讓民眾的目光轉移到「建築與藝術」,整件事情只會持續失焦。弔詭的是,那位來台演講時不斷強調建築師的社會責任的安藤忠雄先生,也是本案的推手之一,如果安藤先生當初知道「Gene 20」涉及的這麼多的土地議題,不曉得還會不會幫忙推薦國外建築師?如果安藤先生當初也是國外10人團之一,不知道現在會不會想退出?

最後我要講一個不太愉快的故事,這是我在「失控的進步」一書讀到的。

在智利西方、南迴歸線以南的太平洋上,有一座島嶼,波里尼西亞民族稱她為Rapa Nui,西元1722年復活節前夕,荷蘭船隊發現了她,如同之前發現馬雅文明的西班牙人一樣,他們對於島上的巨大石像充滿驚懼,這些石像動輒百噸以上,然而島上一片荒蕪,既缺乏大型植栽又缺乏淡水資源,荷蘭人完全無法理解當地住民是如何將這些石像移至海邊的台座上。五十年後英國知名的庫克船長也來到此地,「確認了當地貧乏的物質條件後,認為大自然對這個地方實在太吝嗇了」。然而今日的科學檢驗證明了事實並非如此,大自然對待復活節島就如同對待其他島嶼一樣慷慨,因為「島上火口湖採集的花粉證明,這座小島原本水源充足、綠意盎然,在肥沃的火山土壤上長滿了濃密的智利酒椰子,一種能長到如橡樹般巨大的優良木材」,然而最後毀掉這一切的不是天災,不是別人,而是島民自己。

復活節島民大約是在西元五世紀時移居到島上,肥沃的土壤以及宜人的氣候讓他們在此生根茁壯,很快的人口大量增加,並開始分出社會階級,「如同其他島系的民族一樣,他們先是分出了不同氏族,並在各氏族中分出了貴族、祭司與平民」,就在這樣的發展中「各個氏族開始以令人敬畏的石刻雕像來榮耀自己的世系」,而且由於競爭心態的關係,數量越來越多、尺寸越來越大,全盛時期島上約有一千座石雕像,「平均每十個人就有一座」,然而因為運送石像需要用到大型木材,因此他們不停的砍伐樹木,根據研究發現,「到了西元1400年,我們從火口湖的年沉積層中,已完全找不到樹木花粉的蹤跡」,也就是說「最後一棵樹大約是在西元1400年左右消失的」,令人納悶的是,這並非一個大島,從島上的制高點就可以輕易俯瞰全島,砍倒最後一顆智利酒椰子的人,不會也不可能不知道這是最後一棵樹,但是他還是作了,明知以後再也不會有大型喬木,樹木依舊倒下,在這之後的景象當然可想而知,雖然短時間內還有豐富的海產可供享用,但是為時不久,當最後一艘好船消失之後,好日子終於結束,氏族間開始戰爭,候鳥不願再來,他們也無法出海捕魚,「更糟的是,他們也無處可逃。」

所以我們何時要砍掉最後一棵樹?何時要用掉最後一塊農地?聽起來好像不可能,偏偏許多文明的崩毀就是從「不可能」開始的,只是我們會蒙天眷顧而及時回神嗎?如果沒有的話,我們會步上復活節島的後塵嗎?沒有人知道,然而我仍抱持一線希望,對於現役的建築人而言,雖然我們從不質疑「為權力與金錢服務」的專業宿命,雖然我們誤以為盡情揮灑就是一切,但我相信改變終會開始,更何況根據我這幾年在學校的觀察,我相信那些具備智慧與遠見的人類終會出現,就在你們當中,他們充滿危機意識,知道人類的慾望不能凌駕一切;他們了解人類卑微的存在,一定會努力把你們帶向與環境和平共存的美好道路上。

如今在一切都還沒改變之前,我也只能跟你們再次說聲抱歉,建築師雖然不是農地浩劫的元兇,卻也沒有多少人拒絕成為幫兇,眼下發生的事情,不但讓我難過,更讓我覺得羞赧,因為這次確實跟我有關。

請接受我的道歉,希望你們趕快長大、趕快接班,祝福你們、祝福台灣!

2009年5月18日 星期一

睡前雜談

下午出門上班,看見一個鳥巢掉在D2門口前
三顆麻雀蛋碎得只剩一灘液體

不明白為什麼會發生這樣的事
但要留下三顆蛋,對人類而言並不是太難的事
不過,殺戮仍然無時無刻都在發生

人類,也許有天會從地球上消失吧
我們畢竟對地球而言,太不受歡迎了
宰制讓慾望橫流,時光裡的我們只好成為使人作嘔的記憶
文明也像標籤一樣,這個世界將它輕輕一撕,就什麼都沒了

但在這之前,自我存在的主旨,還是要解決
畢竟,我們已經不是蛋,但仍被保護得太好
還脆弱得不足以看清自我和許多其他事情的原貌

而我也還沒準備好要碎在生命裡的D2門口前
比起鳥蛋,也許人在某方面更加脆弱,但大體上仍堅強許多

2009年4月15日 星期三

誰在說泰雅族的傳統生態知識?記一場行動研究的落幕與一場社會運動的開始 作者:陳品潔;圖片提供:蕭戎

http://e-info.org.tw/node/30666

誰在說泰雅族的傳統生態知識?
記一場行動研究的落幕與一場社會運動的開始

作者:陳品潔;圖片提供:蕭戎

內文:
相信每位研究者都會有種自我期許,希望自己的研究成果能夠對世界有所貢獻,就算重要性僅如大海中的一小滴水,也就心滿意足了;更自我要求的研究者,可能會希望自己的研究能夠解決社會的需求、幫助弱勢、將所學貢獻家鄉,甚至邀請故鄉的老老少少,一起為生活難題激盪出解決之道。2008年1月28日,音樂家莫札特生日隔天,靜宜大學生態所碩士研究生拉互依.倚岕(Lahuy Icyeh),這位在司馬庫斯成長的研究者,在滋養他的土地上舉辦畢業典禮,用他畢生所知的泰雅族傳統生態知識,發表畢業論文。他的研究成果可能已經超越了後者,而且其影響力將持續發酵……

發表論文的前一天,搭小巴士上山的同學們,可能晚上8點多看完紀錄片《泰雅千年》後,就躺在美麗山水旁的小木屋中,享受安眠。另一個時空的我們──Neko、小烏鴉、懿苓姊弟倆、我,則凌晨3點從沙鹿出發,翻山越嶺,從筆直的國道切入曲折顛簸的縣道。幾個小時下來,我們累了就停車、找個安全的路邊小睡一番。大夥就這樣好幾次停停走走,仍然趕著路,希望不要錯過拉互依的畢業典禮。

第三次來到上帝的部落,不是調查、不是上課,而是專程來參加拉互依的畢業典禮。彷佛有上帝的祈福,山上湛藍的天空,不似山下的陰冷還飄著細雨。陽光灑遍部落,小路旁白茫茫的花兒,也獻上歡欣的笑靨,狂歡盛開。早上8點多,在教會旁的遊樂場閒晃時,突然聽到:「搞什麼,一場畢業典禮,搞得比婚禮還盛大……」原來布置會場的泰雅媽媽正在喃喃自語。到底有多盛大呢?瞧瞧來了哪些人:3位主考官是指導教授林益仁、台師大地理系的汪明輝、以及交通大學人文社會系的呂欣怡,鎮西堡也有代表出席,還有《泰雅千年》的導演,東海生科系也來了一群,還有專程來為拉互依加油打氣的平地朋友,靜宜生態所的親友團就擠滿了20人座小巴,加上整個部落老老少少,仔細算算,應該超過60個人了吧?

還不只這樣!在口試開始前,部落的頭目,要大家在廣場圍著圈,一起進行祈福祭典。頭目邊說泰雅語,由翻譯轉述,要大家跟著頭目的指示。頭目首先感謝泰雅祖靈保佑大家平安順利來到部落,也祈求口試與今天每個人的行程一切順利,最後要每個人輕嘗祈福過的水與鹽,就可以進入教堂觀禮。教堂裡,右半部坐的是山下來的同學、朋友;左半邊坐的則是部落的親友,有拉互依的父母、手足、親人、部落的青年、鎮西堡部落的耆老、牧師,連2、3歲小朋友也來了!扶老攜幼的畫面令我深深感動,好像這場畢業典禮是他們的人生大事一樣,大家專程來聽拉互依說泰雅族的傳統生態知識,生活經驗知識豐富的泰雅耆老與村民,也是主考官,一起檢驗拉互依怎麼用泰雅語說他們自己的知識。這已經不只是一場畢業典禮了,而是部落的歷史盛事!

愛莎克丹尼森(Isak Dinesen)說:「作為一個人,就是訴說一個故事。」泰雅Atayal原意為「真人」或「勇敢的人」,指Atayal是真正的人或勇敢的人。拉互依身為Atayal,就是要來說Atayal的傳統生態知識(Traditional Ecological Knowledge, TEK,註1),用泰雅語唱歌、說Atayal的故事,搭配專人同步翻譯,這樣形式畢業典禮的場面,應該是台灣首例吧?

有別於原住民傳統的口傳歷史,拉互依研究的泰雅傳統生態知識,嘗試將口傳的生態智慧,付諸於文字,為泰雅族的生活智慧留下紀錄。其中許多泰雅語命名的事物,背後蘊含著所賴以維生動植物的關鍵知識、土地與生物棲地的文化互動關係,以及生活習慣,不能像一般翻譯的方式,僅解釋字面的相對意義,研究者還得嘗試思考與衡量口傳下來種種說法之間的差異,這些說法和他們泰雅人的生活、儀式、祭典當中之間的關係,再用生命經驗來詮釋,並將它們文字化。舉一個泰雅族的家常故事為例:

泰雅族人死了以後去哪裡?

泰雅族的男人與女人死了以後,靈魂會走到彩虹靈橋,過了靈橋,就是祖靈居住的地方。

拉互依現場的投影片嘗試用圖像詮釋這篇故事:2個圈圈分別代表死後的「靈界」與泰雅族生活的「人界」,中間跨著彩虹橋。拉互依說,這條彩虹橋就是泰雅的社會規範「Gaga」(註2) ,泰雅人必須遵守這些規範,死後才有可能回到靈界與祖靈的懷抱。他這麼解釋的時候,部落的人並沒有因為是同鄉,而輕易地放過他。一位耆老站起來表示,這個解釋太過簡單,需要更多的生活經驗知識的累積,再重新思考這個問題。若非這個故事的內容,正是泰雅族人的生活常識,在場的泰雅親友們可能無法想像,原來神聖的靈界概念,在另一個文化的陳述方式,是可以用圈圈和曲線來表達的。拉互依從國中就離開部落求學,對於母語的知識掌握了多少?在部落老老少少的眾目睽睽下,正是檢證拉互依泰雅知識的關鍵時刻。真是精彩的學術與生活經驗知識的對話!

對非泰雅族、或非部落的人,種種在原住民知識當中,聽起來像是虛構的故事或傳說,可能意義不大,甚至覺得是天方夜譚,像是所謂的「寓言」、「故事」;卻是泰雅部落族落實於生活中的重要規範,其社會文化共同約束的力量,是科學脈絡下實證主義很難去解釋的,其效力卻對於整個台灣文化、保育有很大的影響。這些嚴守規範與環境互動的生活方式所累積的智慧的遠見,深刻到連泰雅人他們自己都無法想像。

曾聽原住民談過學者進入部落研究的一些現象。許多專業學者探討某方面問題時,只吸取探討問題層面的相關知識;然而,部落的老人家敘述某件事時,習慣東講、西講,看似無焦點,卻都是和族人生活非常相關的情節,研究者很難想像他們的研究題目和這些天方夜譚之間的整體關係,造成許多研究問題詮釋時,和原住民實際生活的步調完全脫節。拉互依提到,之前有學者來研究司馬庫斯,發表後的相關知識有些錯誤的地方,族人幫忙指出來,這位學者卻說他才是對的。到底他研究的是誰的知識?誰才有資格詮釋司馬庫斯的傳統生態知識?這不禁令我聯想,以司馬庫斯研究主題的27篇論文,是誰研究誰?誰是主體?這些研究者的詮釋,有像拉互依這樣經過如此大陣仗的檢驗?他們會願意接受如此這般的檢驗嗎?拉互依堅定地說:「我們要用自己的族語,傳遞自己的文化。」常聽人家說:「多會一種語言,人生就多了一扇通往另一個世界的門窗。」現場專心聆聽中文─泰雅語說著泰雅族的故事,在場的不同的文化背景的人,是不是也都開啟了另一扇生命之窗?

當前應該沒有什麼學術知識可以告訴我,為什麼一位未受過專業訓練的原住民,對於台灣山林的認識,比當前許多大學生態學教授還多?我想問這世界上,有哪位植物學或是生態學的教授,從楠溪工作站望向玉山圓峰上的某樹,可以如數家珍、一一地告訴你它的中名、泰雅語的稱呼和故事;踩過去的枯木不用葉片、型態的鑑定,光聽聲音就可以說出名字,而且經過確認後,百分之百無誤?我遇過一位泰雅族植物通,因為當時研究華參(Sinopanax formosana,五加科植物,發表至今約百年,生態資料極少)的關係,說老人家有交代,台灣黑熊有時候會下到他們部落附近,吃華參的嫩葉,我才知道黑熊也會到海拔1千多公尺的尖石山區。我曾請問這位高人,對於樹木鑑定的功力是從何來的?他不以為意的說:「就常在台灣的山裡跑來跑去,看久了就會了。」他沒有說出口的,我想應該是「這是他們的生活、這是他們文化」。

還有一個震撼經驗是,「鄒族愛玉子工人,像走路般輕鬆,不到3分鐘,就爬到大概4、5層樓高的樹冠,還坐在側枝上悠哉地聊天。」若非在楠溪眼見為憑,我確實很難相信。這些場景訴說的並非只是蜻蜓點水的神話,而是主流文化和原住民對於環境迥異的看法和對話習慣。我想探索的是,我們成為自己以及生活態度,是受生活環境和文化影響的,那麼什麼樣的文化與環境影響,成就原住民朋友和環境互動良好的生活態度?一般人如何能更深刻地理解這些塑造原住民與環境良好互動關係的生活態度,甚至採取行動?這些無解之謎,就在許多原住民的生活中,幾千年以來只是說說,沒有文字,然後這些文化背後所涵蓋的社會意義與影響力,卻正慢慢隕歿當中。

赴司馬庫斯的路上,Neko聊到他新書中《東谷沙飛》 大洪水的情境,和泰雅族的大洪水的傳說非常類似。排灣族、鄒族、阿美族也都有這樣的傳說,也都跟人的起源有關。這些口傳下來的歷史傳說,之間是否有相關的淵源?當中是如何造就原住民文化的分與合,頗耐人尋味。這場畢業典禮,也使我聯想到這學期的台灣學專論課堂上,關於族群文化的一些情節。老師提到,原住民因為祭典需要的出草風俗,並非草率的決定,而是全部落的大事。這樣的奪取人性命祭典的行為,外來的文明多認為是野蠻的行徑,卻不曉得獵人會像將這顆人頭的給予最好的照料、清理、祭拜,全部落的人也會感謝這顆人頭為部落消災祈福。相對於明鄭時期漢人誅殺平埔族的史實,老師問:「漢人和原住民,誰比較野蠻?」身為漢人後裔,我只能沉默。

這樣的提醒,也很清楚地告訴一位探尋人與環境合適關係的生態所學生,身處在漢人主流思考的大社會,身處的文化限制與想像力的侷限。生命之間彼此有許多直覺性的嗅覺,就像無尾鳳蝶可以知道柑橘在哪裡,並在上面產卵;斑蝶可以清楚找到下一棵盤龍木與羊角藤,相較於造就強烈生命嗅覺的原住民文化,身為強勢主流文化造就的產物,我脆弱的生命嗅覺該如何強化?當前種種綠建築、綠色能源等綠色思潮與當代反璞歸真的新生活運動,是經歷長期和環境之間不平等關係的反思,為了友善環境所發展新生活運動,有文字,卻推行甚難。原住民不需文字,卻能遵守先人的教誨,維持千百年來與環境良好的互動關係,該如何學習這些互動關係呢?該怎麼樣從文化層面來反省自己的生活態度呢?正如昆蟲學家法布爾(Jean-Henri Fabre, 18223-1915)說:「不要以為你去一趟野地,就可以看到我所看到的。」而我,「去了野地卻是連看都看不到」,是我不認真嗎?我想,「文化」不是「認真」,而是「認同」的問題,也不是三言兩語就可以搞定的。

同學開玩笑說,拉互依報告只有30分鐘,提問討論就進行4個小時,所涵蓋的豐富度可能讓一般人超載,若整本論文的內容拿來簡報,不知道要花多久的時間?後來我才知道,拉互依的論文題目是「是誰在講什麼樣的知識:地方知識實踐與smangus部落主體性建構」。林益仁老師說「這是從生活出發,又回歸於生活的論文,也是非常精采的行動研究。」

行動研究簡單來說,是「研究者企圖描述、詮釋、說明事件(探究),並尋求改善(行動),使之更好(目的)。」另一則更清楚的定義是,在行動研究中,被研究者不再是研究的客體或對象,他們成了研究的主體。通過「研究」和「行動」的雙重行動,參與者將研究的發現直接用於社會實踐,進而提高自己改變社會現實的能力。研究者的目的是喚醒被研究者,使他們覺得更有力量,而不是覺得更加無力,在受到社會體制和其他勢力的壓迫下,還受到研究者權威的進一步壓制。行動研究者扮演的,只是觸媒的角色,幫助參與者確認和定義研究的問題、對分析和解決問題提供一個思考的角度。

於是我慢慢地拼湊出這場行動研究的盛宴,拉互依不但是研究者、實踐者,同時也參與整個行動研究的歷程,難怪在場只要知道行動研究意義的老師或來賓們,無不對這個題目、對拉互依、對這樣的行動研究誇讚不已。因為,這個題目在探討,這些知識是什麼?有什麼價值?是誰在說這些知識?有哪些人在運用這些知識?有哪些人在運用這些知識?這些知識的重要性?誰有資格說、或是詮釋這些知識?誰有資格可以詮釋這些知識。從拉互依來到靜宜生態所、決定研究這個題目、種種關於部落的社會運動、到畢業口試的歷程,就是龐大的社會行動研究。顏瓊芬老師說:「唸研究所最重要的不只是論文,而是幫你更清楚地認識自己,找回自己。」看來,拉互依的這篇論文,不僅幫他找到自己,也找到延續泰族文化的另一種可能性與研究的詮釋主權。

拉互依說他為這一場畢業典禮,預演時偷哭了好幾次說。以他愛開玩笑個性,不禁令人好奇。《聖經》〈約翰福音〉說:「一粒麥子不落在地裏死了,仍舊是一粒;若是死了,就結出許多子粒來。」無論拉互依的情緒真假,這篇含淚孕育的論文,正是灑在地上的麥子。正如林益仁老師所說:「今天呈現的,是拉互依這幾年行動研究的成果,這樣的知識用在自己的部落所產生的效應,才剛開始。」

註1:Berkes(1999)整理前人討論,將「傳統生態知識」定義為「一種知識、實踐、和信仰的累積複合體。透過適應性過程而發展,並藉由文化的傳承跨代傳遞。是關於生命體(包括人類)彼此之間及與環境之間的關係。」(Berkes et al 2000: 1252);Berkes(1999)的定義中,TEK 是由知識(Knowledge)、實踐(Practice)和信仰(Belief)三要素複合構成的累積體。其中「知識」為對物種及其他環境現象的地方性觀察知識;「實踐」意指居民對資源使用的實現方式;「信仰」則是關於居民如何鑲存於(fitinto)環境系統。

註2:Gaga是泰雅社會的規範,也是日常生活的風俗習慣與誡律,觸犯gaga就表示觸犯了禁忌,會受到神靈的懲罰。

※相關閱讀:「地方知識的回歸──記Lahuy在司馬庫斯的論文口試」
(http://oikos-taiwan.blogspot.com/2008/02/lahuy.html)

2009年4月13日 星期一

籌組一群伙伴經營玉山旅社,需要您的參與!

籌組一群伙伴經營玉山旅社,需要您的參與!
余國信 2009.2.27

說明:
最近由於手受傷+一些困難,使得玉山旅社的札記無法立即寫出來分享,更重要是自從200915簽下承租的約定後,發現夢想開始受到現實的挑戰,首先是室內後期外加的隔間與天花板都拆除後,發現屋況的損壞高於原本的估計;而且對未來的經營等思考一變再變,於是我遲遲不敢向原本答應參與入股的股東

開口要錢
所以至今除了有共三千元來自兩位朋友純自願性捐贈的款項外,所有花費均由洪雅書房的貸款來支應 !

更嚴重的是在這修護過程中,隨著拆除越來越多,越來越慘不忍睹,越來越多讓人悲觀的畫面出現,而且越來越危險,這時候我想立即請求各界關心的好友們暫時不要再來純參觀了 ! 因為您來參觀,除了會有不小心誤觸易坍塌區外,也會讓您更悲觀與質疑,而當一個個悲觀的表情與話語產生時會,會造成玉山旅社

的大傷害,就誠如修護的小弟小潘所言 : 『 經剛剛那位這樣說完,好像會做不下去了!



照片解說:一樓後面廚房的天花板拆掉後,蛀蝕殆盡的樑柱掉落,上方有層樓頂後期加入的水泥層! 有點危險的畫面!

『暫時謝絕參觀 』,這實在違背我自己原本想透過修護的現場來增進大家認識及理解這棟建築物的機會,可是實在情不得已,特此請求關心的朋友們體諒 ! 暫時停止來參觀玉山旅社!不過在修護好後,仍會留存局部供日後導覽活動可以應用,所以不用急於這一時!

不論您是資金或純勞動協助,或者純關心,歡迎繼續閱讀下
方並請大量轉寄!

因為閱讀與轉寄也是一種力量
!

內文:

自從200915大膽簽下承租的約定後,距離半年免租金的修護期限僅剩四個月又五天,於是加把勁進行拆、補及加固的工作
目前全仰賴來自新故鄉文教基金會的義工小毛 (孫崇傑)的全力協助建築評估及修繕、未來經營的思考,是玉山旅社修護與再生的總指揮;在高雄教書的masa(林仁政 ) 是我們的木料評判老師、台南市安南區的阿諾是玉山旅社的水電師,我、志聰、小潘、俊文、朝昌、老郭是目前的苦力群成員,還有一大堆臨時加入協力工作的朋
友們,就不再一一示名。

這樣修屋的速度當然很慢很慢, 簡直是在體驗,一種手感修屋的體驗;這樣修屋是一種挑戰, 挑戰日常太依賴專業而導致變得快成為無能力的我們,需自己動手 ,一樣樣自己動手嘗試、詢問且理解更清楚些,然後需花時間判斷與決擇,這是權利也是義務 ,不再全交給專業者; 或許應該說一時尚找不到這跨領域的專業者可以供我們意見吧!我們不再只是相信一種專業本位的判斷或全部決策交由一人或一間公司 ,我們需要且所要求的是因應使用者或經營維護者的角度進行綜合評估的專業 ,可是這社會過度講究分工的結果是造成缺乏跨領域的專業人才,更匱乏體貼與用心的技術人才!體貼我們沒錢、體貼我們保護老房子的決心、 體貼把木構老房子視資產的心 ,用心修護的美學、用心探尋與修飾 、用心每一個小細節,用心體貼使用者或經營維護者的堅持與思考~,可是現實是找不到!

原本看不起眼的樑柱且已經被白蟻嚴重啃蝕!木構專家masa(林仁政 )認為值得保存!因為這根柳杉是從日本進口的!有可能是當時這棟建築的母柱!下方照片有這根柱加印戳的戳章!

經木構專家masa(林仁政 )的提醒,木頭不再只是木頭、樑柱不再只是樑柱,是有生命的!有記號與加印戳的戳章!

於是我們只好試圖一起學習這有機的專業觀,一起學習具彈性發展的專業 ,一起學習願意傾聽與協調的專業, 因為實在難找到這樣的專業於是在玉山旅社的修繕過程中從拆與清除屋頂、木工、水電..,我們樣樣需討論、協調與進行請教及評估,就這樣我們形成一個有機修屋的專業組合! 這樣的組合有可能因為時間的積累與工作的熟練而趨向成熟的組合,這是一項進步的過程,挺讓人期待的。

而事情不只是""這件事,現在還得考慮誰來 "" "使用",現在修的費用+未來護的費用才是總開銷,而未來的經營呢?成本與效益分析?我們得再尋找有意加入未來的""或使用者(經營者)的伙伴,目前鎖定屏東環盟的洪輝祥( 綠農之家),也鎖定多位可以將有機或自然農產置入餐飲之中的朋友,我們也在思考阿里山森鐵沿線的特產如何放到未來經營的食材中,如何讓以後來到玉山旅社的人除了知道木構建築的特色外,更可以從飲食或參觀中體認到阿里山森鐵沿路的產業!從產業鏈進一步來認識不被人認識的小人物、小歷史、地方知識,進一步補足整個城市歷史發展的多樣性與豐富性。

但是如果有不怕髒、不懼灰塵或不畏高度者,玉山旅社仍然需要小雜工,也需要修護雨淋板的木工伙伴 ( 欠缺熟練木工者 ),當然更需要您的大小資金支持,如果您不在乎利益,可以捐贈嘉義市洪雅文化協會,指定為玉山旅社修護基金,協會會開立捐贈證明並可作為抵稅用;如果您願意捐十萬入一股玉山旅社的修護,那麼請直接回覆,個人會立即與您連繫,由小弟我對您負責 !

不怕髒、不懼灰塵、不畏高度,是玉山旅社需要的工作苦力群人員的需求條件! 畫面上的人物為志聰。

這當然是我的夢,因為殊不知這一個經營團隊在哪裡,這不是來協力拆個隔間板就可以消失無蹤的人可以參與,這不是一天兩天的參與,也不再是苦力的勞動者,而是需要參與決策、共謀策略的人,我知道要找這樣的伙伴很難,可是再難還是要幹,就算最後輸了,還是一場美麗的夢,因為這是一生裡沒有多少人可以參與的夢、沒有多少人敢嘗試的夢;在此誠摯邀請有意願的朋友回個信來討論看看(暫不用來,因為現在大家都來,工作進度就癱瘓了)!

現在想正式徵求第一波的股東,這波的股東需要一股十萬元、可能沒有任何回饋機制(因為還想不出來 )、可能最後拿不回來、可能要完全信任余國信去拼,也就是說:現在徵求傻子股東,因為如果我是傻子,還需要一兩個傻子的加入,一兩個傻子股東的加入,傻子 + 傻子才有膽子,這個夢想就敢做下去,就敢撐下去!

目前一陳一蔡一余,共三股,距離修護的款項還有些距離,更迋
論支援經營的資金,因此,徵求有意願者請回覆,我會回覆說明!

若願小額贊助者請支持嘉義市洪雅文化協會(將入股),劃撥帳號
: 31570489 戶名:嘉義市洪雅文化協會,註明:捐贈玉山旅社修護用

當然閱讀與轉寄也是一種力量,敬請繼續支持!每個人的串聯會
讓這夢想更圓!


玉山旅社為2樓半的木結構建築. 二樓頂還有一個太子樓 (肉包繪)

洪雅書房:嘉義市長榮街116
電話:05-27765400929536133余國信
電子信箱: hoanya@ms41.hinet.net


洪雅書房部落格 http://blog.yam.com/hungya

2009年3月27日 星期五

西藏自盡僧人所屬寺院 拉加寺主持祥薩仁波切的呼籲書

中國中央政治委員會,青海省政府和果洛藏族自治州政府各級領導:

近日,我的寺院——拉加寺正處於中國軍警的高度戒備和鎮壓之下,全寺僧侶遭受著極大的皮肉之苦和精神折磨,特別是三月二十一日,該寺僧人扎西桑波因不堪忍受當地公安人員的虐待和侮辱跳進黃河被迫自盡,拉加寺現今仍然被恐怖所籠罩,部分僧人被逮捕,在寺院展開的各種會議、搜查和審訊使寺院無法進行正常的佛事活動,中國軍警的非法行為完全剝奪了僧侶們的人身自由,擾亂了僧人們的清淨生活,聽到此事後我心裡極度痛苦和悲哀。

政府有責任平息此類事情的發生,同時需要謹慎面對和應用「分裂分子」和「破壞民族團結」等的言詞,因為僧侶們要求的僅僅是法律賦予每個人的宗教信仰自由和言論自由。

天上有太陽和月亮,雪域藏國有達賴喇嘛和班禪喇嘛的說法深深地扎根於所有藏人的心裡,而且達賴喇嘛和班禪喇嘛是所有藏人的根本上師,沒有任何人可以取而代之,藏人永遠也不會違背他們的上師,這是信仰和事實給與的現實,是無可置疑的。

在過去的五十年裡,不准藏人念誦自己上師的名字,不准供奉和懸掛自己上師的畫像,並且強迫藏人辱罵上師,踩踏上師畫像,中國當局的這種愚蠢的做法和錯誤的政策迫使更多的藏人對政府失去信心,不敢信任,迫使西藏三區民眾一次又一次地起來進行和平抗議,中國領導人的這種離心離德的舉措不但嚴重地踐踏了西藏人民的基本人權、傷害了西藏人民的感情,而且也違背了中華人民共和國憲法和民族區域自治法的條款。

中央政府和省政府以及地方政府,有責任正確合理地,依事實、依法律處理好此類事件,就在這極端敏感的時刻,西藏境內一點風吹草動都有可能成為人人皆知的世界性新聞和事件,政府的錯誤政策在不斷醞釀著此類事件的不斷發生。

藏人都渴求著能夠過上自由的生活,使西藏人在自己的土地上安居樂業,但是,是誰使這些愛好和平、熱愛生活的人們不得安寧呢?又是誰使他們不得不走上街頭示威抗議?答案恰恰是政府自1949年到今天在藏區實施的錯誤政策、以及各種政治運動和傷害藏人感情的言行,也是政府和軍警的無情打壓與顛倒黑白的遠離事實的行徑,這是眾所周知的。近日在我的寺院——拉加寺所發生的一切也是當地政府和軍警的蠻橫行為所導致的直接後果。

為此,我強烈要求中國政府對2008年和2009年裡,在西藏發生的各種事件向西藏人民和國際社會予以正確的解釋;在四川省境內的阿壩藏族自治州格爾登寺僧人扎白自焚時被武警開槍擊倒之事件,拉加寺的僧人扎西桑波因不堪忍受中國公安人員的殘酷虐待而投河自盡等事件,向其家人和寺院給予明確的交代;懇請立即停止當局增派全副武裝的軍警嚴密駐守拉加寺院一事。

為了中國當局自身的利益和西藏人民的合理要求,希望中國政府保證今後不再發生類似的事件,以及對世人特別是對廣大藏人有個正確的交代,也希望中國政府懸崖勒馬,不要一錯再錯,如果真的想躋身於世界大國行列就必須面對事實。西藏有句諺語:「謊言和地鼠的尾巴短,真理和山溝的後路長」。所以,欺騙世人、愚弄國人、打壓異族的時代已經過去,籲請面對現實吧!

第十一世祥薩仁波切:丹增確吉堅參

於2009年3月22日

2009年1月18日 星期日

父親

父親老了。去年外公過世,在一個晴朗無比的早晨,我們將棺槨移至成功嶺附近的墳塋,我驚異的發現他開始變得衰老,父親似乎將歲月的流逝,以及身旁長輩的生老病死開始看得平平淡淡,帶一些憂傷,不過開始恬淡的接受這一切。

小時祖父過世,我曾經在喪禮期間好奇的問了一些習俗疑問,但得到的答案總是小孩別多問,而這次的回答則出奇仔細。當風水師賣力的測著墓穴與棺木的相對位置,父親則是開始向我解釋現場的種種細節;包括一般人之棺木走向皆不能座落正位,因正東西南北方唯有神明或具神格之人可葬之,還有在棺木上牽起的紅線所為何來,以及其他種種細節。

家裡堂兄弟姐妹和表兄弟姐妹皆同,姓名都由我的父親所取。即便是與家中處得最不好的三叔,他的大女兒同樣給父親起名。與其說這是他的權威,倒不如說父親在家中的角色不同,他是這個大家族的族長,通曉各樣節儀禮俗,我們有太多親戚將父親看得很重要;也唯有他,才能精細的算出誰才是輩份上合理的為祖父釘上封棺釘的長者。

他開始喜歡與小孩,特別是牙牙學語的孩童鬧玩。時光的琴聲讓他早年兼顧農事與家中藥房生意的苦悶被淡忘,取而代之的,是生活的情趣,和遺留在這些年裡頭的情緒稜角碎屑。他不再是那個過去威嚴的父親,而是年近六十之後開始開車,然後會抱怨綠光森林的蛋糕實在太貴的我的老爹。

週六回家的時刻,因此也顯得遙遠而使人心急,像竹山的風翻著無止的書頁。

2009年1月12日 星期一

也許

真如陳副座說的,羅浮夥伴應該自己跳出來
來籌辦一個屬於自己的羅浮大會
所有的事情,都由年輕人自己動手完成

但我現在已不可能有空做這件事
論文才是我現在的第一要務

可能要交給後頭的人來完成這個夢了

2009年1月10日 星期六

十年磨一劍!Palm新機和新OS於CES 2009發表

話說十年磨一劍,這句話在今天的CES 2009並不是誇飾法
Palm在歷經各種即將倒閉和被併購的謠言中
仍發表了新機和新OS,一振士氣!
(圖片引用自mobile01,作者為joyen000829)



新手機為Palm Pre,是滑蓋式機種,請參見癮科技
目前的已知規格包括支援Qwerty鍵盤,320*480解析度觸控式螢幕
筆電級運算能力的OMAP處理器,802.11b/g無線網路
WiFi,GPS,藍芽,A2DP,8GB內建記憶體,3MP相機,3.5mm耳機孔
總之,該有的全有了,稱之為本屆CES 2009最受注目的新星,並不過份

新的OS則是webOS,同樣在癮科技也有報導
這應該就是之前網路上傳言的"NOVA"作業系統
據 palm 的說法,任何會CSS、HTML、XML 的人都能為 webOS 開發新程式
同時採用觸控式介面,並改善了過去Palm OS因多工作業上的限制
所以不支援3.5G的問題,簡單來說,這是一款基於網路和開放基準的新OS

但也因為如此,過去Palm的數萬支程式能否順利相容於"NOVA"
成為許多Palm迷的疑問與期待,這就有待後續觀察了

Palm加油!

2009年1月9日 星期五

狂野與溫柔

那天下班,在連續昇降坡遇見了另一台Hipster
原先以為是哪台速克達想要跟上來打打招呼
彎道還跟得不錯

後來才知道是一台藍色的Hipster

三叉路口等紅燈,我向他點了點頭致意
他也輕輕的揮了手
是個中年人,溫溫和和的
等綠燈亮,明白地禮讓我先切了出去

果然車與主人是同樣的
騎乘Hipster的人
都有狂野的靈魂
也有再溫柔不過的內心

三餐

不知道什麼時開始習慣了
最正式的一餐是排骨飯,一份水果
晚餐或午餐是泡麵和麵包,就這樣渡過一天

至於宵夜,有閒錢時才吃
一個月也頂多三、四次

我曾經想過,當有了自己的生活
該怎麼處理一天三餐的問題

早餐,應該就是豆漿或牛奶沖穀片,配顆水煮蛋吧
中午,如果有工作,多半是在外頭解決
晚上,一個星期就煮兩次大鍋湯
配白麵條和青菜,或麵包吃
頂多再多燉一小鍋肉,可吃上一個禮拜

這麼吃,比學校現在吃的東西,應該好上很多
曾看過一篇文章提到,喜歡喝湯的人
多半害怕寂寞
我相信這樣的描述是事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