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4月10日 星期日

書海尋覓一二事

這個週末繼續找尋張釗維「誰在那邊唱自己的歌」一書。1994年是第一版,後於2003年有第二版的誕生。繞遍各大網路書店以及拍賣網站,不是斷貨就是無法銷售。觀其大綱,第二版較之第一版有增加90年代後期社會運動等自民歌風潮衍生出之討論章節,故應無購入第一版搶先閱讀之必要,將心力置放於第二版之尋找即可。

文學、音樂或社會科學類書籍,類似此種整理歷史脈絡並兼有相關領域書寫之作品,於我而言是相當具吸引性的。這樣的歷史整理大多數不是如通史一般橫貫古今的寫法,以民歌風潮而言,所寫不過三、四十年間之事,卻已經足夠帶來豐富的閱讀性。同理,如焦桐的「台灣文學的街頭運動」,寫台灣文學從70年代至解嚴後的種種思想、概念、體裁上的突破和挑戰,同時具備文學的專業性和歷史的巨觀性,極具閱讀價值,但也因此賦予本書難覓難尋的命運。後來是在網路拍賣上僥倖,方得一本。2010年十月訪九份樂伯二手書店,也見本書。雖是二手,書況卻異常的好,差一些就掏腰包買下。無奈此時財力尚不及作此種收藏之舉,便壓抑了此種衝動。

喜好書本的原因,不僅止於閱讀。其原因之一可能源於社會科學院的訓練,針對某特定議題有建構資料庫的想法,那麼在買書時便會相當有心的留意,希望讓相關書籍依照自己的能力和閱讀取向所及,盡可能的豐富。原因之二,在於版本封面、紙質、排版的新舊各有風味,品味此種差別性也是愛書人可能且所費不貲的癖好了。如王禎和的「嫁妝一牛車」,洪範1993年的封面便不及1975年遠景出版社請黃華成設計的版本,無論是畫面的衝擊性或思辯性,皆比1993年的版本要具備更多,但是要找到書況良好的遠景版「嫁妝一牛車」,在2011年的今天也只能隨緣所至了。

我已經學會不強求。

曾在花蓮「時光二手書店」見雲門三十年的紀錄攝影集,待手上有餘裕再回頭去找,已被識貨人掃走。幸賴網路科技發達,還可以將書單記入anobii此類書籍資料庫網站,有時間時便可以一一檢視、整理自己所擁有、所希望擁有的書籍清單。

愛書尋書成性,便也遍及家具之購買計畫。比方房間裡便一定要有書櫃,一定要有舒服的桌椅和閱讀燈。無論如何便是希望讓書可以成為生活的一部份。如此或可稱得上有一些痴了。畢竟閱讀是一輩子的追尋。有時難免會想,若可以有本台灣童軍運動史,自日治時期寫至二十一世紀,兼有田野調查的成果、老照片的收集和童軍運動與非政府組織的知識和書寫,該有多好。這些種種想望,便都是源於閱讀。既是一輩子的事,吾不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