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10月1日 星期六

河內鯽竿

剛開始學釣魚的年歲,大約是國小三四年級。那時田邊的小溪還是一泓碧綠,夏季上午如果是晴天,溪水潺潺嗚咽著,就有種大河戀的錯覺;阿爸有時會過來陪著玩水釣魚,有時則繼續農忙,沒有阿爸在一旁陪伴,也不敢靠得太近,只敢在溪邊用腳打水充作趣味。

小學五年級,自己存錢買了一支 7尺小繼竿。此種長度在溪河邊其實起不了什麼作用,只能在釣魚池充數。那時和我一同去釣魚的朋友,一個家裡還在開家具行,另一位成了社會的邊緣人。回到童年的路途,在夢中的溪河與夏日光影之間,拉得好長好長。

很多釣魚的朋友,生命中的第一支釣竿是小繼竿。「小繼」這個用字乃從日文漢字直接引用而來,指的是可以收納成短小長度的溪河釣釣竿;一般可以見到的設計,大 致上是收納成30公分至45公分的長度,當釣者行走在深山溪谷之間,30公分恰好是使釣者易行穿行樹林藤蔓的數字,在攜帶上也相當方便友善。

但 就和所有精品的趨勢一樣,優質的小繼竿設計起來頗費功夫,要能收納成30公分上下,代價便是釣竿節數動輒十來節,不僅徒增重量,而且釣力值相對偏低。早年台灣的碳纖加工技術未發達,釣人要追求好品質的小繼竿只能求諸日本大廠,一旦折斷竿先竿身,沒有花費千元,是修復不來的。

當 時台灣的風潮是,收納長度(日文稱仕舞吋法)越短,代表越高級好用。就我的看法,好不好用是因地制宜,因人而異;一般小繼竿的釣力值甚少超過1台斤(約 300公克),拿來對付常見的台灣溪流魚類,應該夠用,但若碰上20公分以上的苦花、石賓魚、馬口魚或甚至是大型溪哥,就顯得捉襟見肘。有些釣友還會拿小 繼竿釣池塘,只能說斤把重的吳郭魚、鯉魚,對小繼竿莫不是一種苦難折磨。

好的釣竿和人一樣,都有能屈能伸的身段(腰身),當釣者將竿身向前一伸,在無任何負荷的情況下,竿身應該要是筆直如一。而當負重時,從竿先到竿身的曲線,應該要是漂亮的弧狀,沒有任何曲線上的破綻。小繼竿之中,不能說沒有這樣的作品,但那不是運用高度發達的碳纖技術作成,就是靠老師父手工慢慢修成的竹製品。即使是大量生產的工業製品,要有這樣的設計和製 造材質,五、六千元算是稀鬆平常的價位。

相較於此,這是我喜歡河內鯽竿的原因。

河內鯽是日人設計來釣取鯽魚所用。一貫的特點便是仕舞吋法十分的長,一般都在80至100 公分之間,有時甚至不採振出式的設計(大竿節收納小竿節的設計,最後全部收納至最粗竿節內),反而要使用並繼式的設計。

使用並繼式的河內鯽竿,你必須要把每一段長竿節取出,然後一節一節組裝上去,就活像是老釣師一般。嫌麻煩老氣的釣友,多半不喜歡這樣的漁竿,同時,這樣的漁竿不易攜帶,也是事實。但是,從好釣竿的觀點出發,仕舞吋法長,代表節數少;這也代表釣竿負重時,不易因過多的竿節有釣力、調性和反發性上的破綻或弱處, 這是常人難以看見的優點。

河內鯽竿的竿身多半纖細,起風時,釣者一舞動起釣竿,就像風中細竹,將釣線送入遠方的湖心。配上中調或軟調的調性,便有著懸絲飛揚的快感,並且在風中,毫不因此而折腰力衰。

在時間的風中,誰不為特定的人事物折腰?能如河內鯽竿,在逆風的方向揚舞如竹,是多少人的想望與奢求呢?

我還在找尋屬於自已的河內鯽竿。無論是碳纖製也好,玻璃纖維製也罷,在生命的河岸邊,終會有那麼一天,我的竿先與線要為一船的夢想,向水上倒映著星星的方向擲去,擲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