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年3月26日 星期三

食在嘉義

在嘉義吃飯對於大學生而言,是一件有點簡單卻又複雜的事。如果就讀學校靠近嘉義市,那基本上擔心的並不是預算問題,而是今晚該吃什麼好。從一餐50元到一餐500元,甚至也有近千元的價位,多樣化的餐點任君挑選。

而如果學校位置較為偏僻,就比較麻煩了,中正大學的學生,特別是新生,往往有好幾個禮拜要沉浸在中正雞肉飯和大吃市的無限迴圈裡,與永遠存在的雞肉飯和大吃餐點相處;直到有天,學長或學姐們佛心來了,願意帶可憐的小大一們到嘉義市去走走,那麼這樣的情況才會稍微獲得抒解。

對於挑選吃飯店家這件事,我大致上把自己會光顧的店家分成兩種:一種是真正去吃飯的店家,一種則是吃氣氛的店家。前者在嘉義地區多得不勝枚舉,如學校內的雞肉飯、大吃市的餐店、嘉義市中山路上金石堂隔壁的外省麵店、垂楊路上的金馬肉粥、林聰明沙鍋魚頭…等,基本上都屬此種類型;而後者在我的標準上來看,合得上標準的大概只有四家,分別是中正大吃市的花漾廚房、湖畔二店,以及嘉義市大雅路上的竹居茶樓,以及高級住宅區內的白話文學。

吃竹居茶樓,泰半是針對他的山水造景佈置而去。而店家對於不同人數的需求也劃出了各類不同的座位供客人選用;如果是夏天,選用靠水池邊的榻榻米座位正是消暑良方。點上古法製釀的酸梅汁,聆聽流水潺潺,加上刻意營造過的茶樓中國氛園,比嘉義市一般的茶樓格調高出許多,這是竹居茶樓列入個人私房的原因。

白話文學的位置就更特別一些,店家位置並不是在大雅路上,而是在路邊彎入的高級住宅區中。店家格局是目前我在嘉義市規劃最合我味道的,也看得出主人從事藝術工作的背景。第一次去白話文學,挑選的座位在二樓,外頭就是一個小陽台,信步開門出去,便能倚欄弄清風,與夕陽作晚餐前的道別。如此風情,也看得出店家花了不少苦心在營造居家住宅氣氛,以及尋求商家和居家感覺的平衡之上。對我而言,這樣的地方,是會讓人想要作為住家的地方,為了這個和自己夢想如此接近的想法,我會願意再回到二樓的位置上,為自己再尋一個美好的晚餐時光。

相遇在洪雅書房

這一陣子在法鼓山找了課後輔導的工作,也因此在下班後,就有機會到嘉義市吃吃飯;接著,就是到洪雅書房去,然後在九點或九點半,伴著還不是很明朗的星光回宿舍。

洪雅是嘉義地區非常著名的社運書店,不過我正式造訪洪雅,要一直到上了研究所,才算是真正成行。也是在進了書店,才第一次見到國信的樣子。基本上來說,國信和我們這些中南部長大的孩子沒什麼兩樣;他非常好客、熱情,對於書店的堅持,熱情的成份超越過獲利考量太多太多。這種憨膽,是中南部獨有的特質。

昨天在國信的部落格逛了一下,才知道洪雅已經在嘉義存續了八年。這八年對洪雅來說,就我的了解,不能說是多麼順遂璀璨的過程,但對於台灣文化的代表意義,則不在話下。每一個社區,都需要他們的洪雅書店,永遠都要有人像國信那樣子,勇敢的站出來,替我們和我們的下一代作些什麼事情,我談的不是什麼轟轟烈烈的事業,而是像這樣一間居住在街坊巷弄的書店,就足夠了。

國信今天才剛在說,這樣的社運書店,在經營上勢必要多花苦心,同時也要面臨更多宣傳和行銷上的困局,這是洪雅邁入第八年所必須面對的問題。

我想,我會多買幾本書,為國信,也為洪雅加油。並祈禱有一天,我也會擁有我自己的書店。

陽光依舊

二零零八年總統大選總算告一段落,國民黨打了一場漂亮的選戰,並且為馬英九的執政鋪陳了一場光輝燦爛的序幕。但對國民黨而言,考驗,才剛剛開始。

人類的文明發展是十分物質主義的,基本上,我們對於需求的想法仍然不脫 馬斯洛的五個分類;當人民的相對剝奪感嚴重,當人民對於生活的需求感到困阻,或者,當民眾永遠在接收路有餓孚的集體訊息,那麼任何政治上的理想,便沒有可能推行,特別是在華人文化圈中,更是如此。事實上,國民黨要在這四年或八年中作答的考題,非常易懂;人民要經濟發展,人民要清廉政府,人民要社會的融合,如此而已。但這些都不是容易回答或解決的問題。而再往前眺望,國民黨還要去面對的是自我道德判準的掙扎行動,如今行政權和立法權均由國民黨掌握,而我國的憲政體制又未完備;這意味著無人可以藉由憲法程序制衡行政權,也無人能在國會巨靈化時,解散國會,得來不易的自由與民主,風險隱然而生。

往好處想,國民黨在歷經了從九零年代一路走來的改革後,黨內民主化已經基本成形,也的確培養出可以值得民眾託付的,具民主素養的專業代議士,我們擔心的事,應該不至於發生。但還有其他依靠譁眾取寵,利益輸送而進入黨政核心的偽君子,這些人不但同時存在於國民黨和民進黨內部,同時更是台灣政治發展上未能解決之痛。也因此,人民會寄望馬英九發揮他不沾名利的特性,讓黑金不再那麼明顯的發生於政治殿堂中,這樣的期待事實上其來有自。而馬英九的個人特質能不能改變政黨特質,我們都拭目以待。

民進黨以大差距敗選,但並不能據此宣告民進黨的價值失敗。儘管民進黨內部到了陳水扁的第二個任期,貪瀆與政策上的無能層出不窮,可是當測試的尺度拉到整體政治發展的歷程,則民進黨的評價又要重新估量。在我的認定標準中,民進黨讓國民黨把台灣價值擺在總統競選文宣上,就已經是成功的作為。也許國民黨內部在統獨立場上仍有光譜位置的互異,但是至少,在馬英九勝選的今天,國民黨已經不敢再忽視台灣價值,而馬英九也可以正大光明地在勝選記者會上指出,國民黨是一個本土化的政黨。種種如斯,民進黨在台灣價值上的推動,功不可沒。

但進一步檢視民進黨的新生,相較於國民黨,則仍困難重重。民進黨過去由街頭運動起家,一度曾經代表反黑金的形象,並且以遊擊戰的方式在各類選舉中獲得席次和權力。但在今天,民進黨是不是還要靠街頭運動的左傾路線和草根性的問政方式繼續存續,則有非常大的討論空間。民進黨如果要把自己定位在永遠的在野黨,當然可以繼續這樣的政治路線;但若要考量回到執政者的角色,則民進黨必須要作出改變。包括如杜正勝、莊國榮之流,不應讓他們再站到第一線,也不應該讓他們無禮的行為,繼續發生於任何場合之中;從行政團隊的角度來看,口不擇言的隨興只是在消費團體的名聲和累積而成的信賴度。而從行政效率的觀點來看,民進黨對於施政可說是完全的外行;過去經營縣市和首都的經驗,過去作為立法委員和地方代表的經驗,當被放置到國家層級時,則未必適用,未必有用。要有選票,就必須要有政績和施政的細膩度,但這些並不是靠過去的經驗而來,不是靠律師性格所能獲得,也不是街頭運動的草根性所能賦予,終究是要靠黨的自省和反省,以及再學習,方能有成。

就兩黨未來發展的路線來說,國民黨順利成為為布爾喬亞與資產階級代言的政黨,民進黨則還需要去釐清自身與民間運動的界限為何。也許,民進黨應該考慮的是把街頭運動交還給群眾,把自身重新定位為支持普羅大眾、藍領階級和弱勢族群的政黨,這樣的經驗也許可以經由細究各國工黨的發展歷程而得之,或者是藉由黨內辯論的方式,找出新的發展方向,則亦為可行。

回過頭來說,經歷多場選舉,我擔心的事情並非政黨的勝選與否,反而是自由價值和多元主義是否能夠在台灣繼續深化,才是真正使人憂心的問題。在過去,民進黨和國民黨同時犯的最大錯誤,便是價值的一元化;比如說過去的國民黨對於中國意識型態的鐵血堅持,比如說民進黨對於閩南文化的過度強調,綜觀來說,即使發展歷程各有不同,這兩個政黨都在居住在中國文化的意識型態鐵籠中,無論何物,成王敗冦,只能有一個勝利者,其他非主觀認同的物事,則不是打壓,就是無視存在。再加上台灣媒體的推波助欄,則更興此種風氣。所以我們可以看見樂生被犧牲,人權論述在台灣被污名化;媒體還要再消費白曉燕的母親,讓台灣的人權與自由權的邊界爭議成為媒體的悲情新聞畫面,真正必要的討論,付之厥如。

中國人和台灣人的身份認同問題,固然是台灣必須要面對的燙手山芋,但不管是中華民國或台灣國,無法扭轉的現實是,台灣在政治發展上已經註定不是中國型式的具體實踐;自日治時期以降傳入的西方民主思潮,已經無法扭轉。無論是誰當選,自由民主已經是台灣人不可分割的一部份,這點無論中共要說多少次台灣是中國的一部份,也無法改變。也許這會是兩黨最重要的共識,至少這是台灣人民共同擁有的寶貴資產,也是台灣政治前進的積極力量。

三月二十三日,清晨陽光依舊。二十二日的早上,我聽完胡德夫的美麗島,就搭上回家的火車,回家去實現我們的民主過程。無論是誰選上都好,一次次的選舉中,也許我們曾經失望,也曾經擁有希望,但台灣的民主和自由,無論如何正在繼續深化。當我們將政黨輪替視為正常,當任何人上台,我們泰然自若,則台灣的民主,就真正能成為我們生命中的一部份;就如同每日的太陽仍然繼續昇起,我們知道我們珍視著的價值,恆久珍貴,我們守護的就是這樣的事情。從此,民主自由不再是專屬於某黨某人的禁臠,而是台灣人共同承擔的道路;當信任萌生,則希望不遠矣。

願天佑台灣。

2008年3月21日 星期五

對於大選二三語

嗯,投票是積極展現公民權力的象徵,無論板友支持的是誰,其實都應該要積極返鄉投票。竟這是前人費盡心血才爭取來的制度,更何況應該也有板友是第一次可以投總統票,所以對於這次的大選積極,是正面現象。

但是我也想說,可否盡量少使用「補刀」這樣的名詞?人類之所以擁有民主與選舉制度,原因之一即在於社會契約論的精神實踐;吾輩在社會契約論的精神之中,願意交付出部份原屬於公民的權力,以成立政府,行治理之事,並使你我生活得脫離原始狀態。選舉對於台灣而言,在過去是人民以血淚選來的寶物;而在現在,我們則應該用更成熟的態度去面對此種四年一次的民主實踐過程。

我們對於投票積極,並不是要發洩情緒,或是懷著對於政黨與政治人物的憎惡,而應該是對於自身公民權的積極實踐。這代表我們對於民主制度是主動參與的;執政者不佳,我們就要用選票去進行不信任表態,或者我們支持的是某個人、某個理念,那就就用選票去具體實現支持的意念。「補刀」一詞在情緒上也許具備宣洩的功能性,但卻完完全全地與社會契約論的精神相違背,我們要的不就是脫離原始狀態嗎?對民主制度的投票使用「補刀」,實是與核心價值表裡不一之事。

台灣的民主化絕對是華人文化圈中的異數,我們在解嚴之後,以近乎不流血的過程,在數十年內就擁有極為自由的政治環境;但將測量尺表放置在政治品質上,則台灣所展現出的民主深度,仍有諸多不足之處。我們的文化有很大一部份傳承自中國文化,這也讓人民對於民主和自由的邊際與範疇,仍有許多模糊不清之處。這讓我們在面對多元化的政黨取向和政治氛圍時,產生本質上的無所適從;一個例證是在PTT 上,往往只容得下正反兩種意見,多元價值在這樣的系統下,幾乎無所適從。同時也讓我們的政黨,無論是藍是綠,成天就是指稱對方是亂臣,是賊子。當我們的社會內部只能有兩個陣營,兩種聲音,那麼對於台灣特有獨到的生命力和多元性而言,是件可惜又悲哀的事。我想,這是我們必須去面對思考的重要文化議題,是我們這個年代必須背負的哲學辨思架構負荷。

最後,我想要再談一件事,那就是公投的重要性。正如選舉公報上所言刊載,在這次的總統大選中,同時也會有返聯公投和入聯公投的公民投票要舉行。我誠摯的希望,無論支持的是誰,請一定要領取公投票,並蓋上你的意見。在我的觀點來說,公投是比總統大選還重要的事;無論是返聯或入聯,所訴求的都是我們必須能夠參與聯合國之中,為這個世界盡一份心力。而公投就是將這樣的聲音,表達至國際社會的方法。儘管國際社會是現實主義橫行的場域,也不是公投過後,台灣就能出現在聯合國之中,但我們不能放棄向國際社會發聲的機會,至少,我們必須用盡生命的熱量去對他們說明,這兒有兩千三百萬人,他們都希望能在國際社會中,扮演一個好公民的角色,這是公投真正重要的意義,請不要讓自己的聲音沈默。

我大學唸的是政治學系,研究所則是讀國際事務研究。台灣的自由和民主在我上大學時,掀開的正是全新扉頁。而現在,歷史的書頁要再翻動,我們有機會讓我們擁有的政治制度和民主內涵更加鞏固,更加成熟,所以請踴躍投出你手中的總統選票和公投票卷,讓國際社會知道,台灣人不只要對民主與自由熱情,同時也準備好,也願意在國際社會中扮演我們應有的角色,我們要證明,我們不是沈默的一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