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南是很適合走路、生活的城。
當然,你可以說台南的城區之間分隔極大。但在固定一區之內,又,最好是秋冬之際,於台南走路一事乃快適之事。累了渴了,路邊可以吃食之處豐富多樣。在台南,不論貧富,總有填飽肚子或解饞的門路。畢竟是古城,待人總是寬厚。
曾在午間走至另一校區辦事,回程向路口販賣便當的歐巴桑買了顆自製排骨便當。只收五十,附湯一碗。見旁邊有小袋約十來顆蕃茄,問了一袋多少錢。歐巴桑連忙說「那也是送的,就湯和水果挑一樣。如果你要,就一併送給你吧」。我推辭了很久,認為至少要留二十元或十元,她依然不收。就直直將東西往袋子裡塞。
這是台南的人情味。在台北或其他北部大城,未曾遇過這種事。府城,還沒有都市化得失去自己的面貌。
初來,和同仁以及朋友訪了方圓二、三公里的餐廳。得一結論是:台南喝酒處極多,賣日本菜的店家更多。你可以輕易找出一間賣酒和日本居酒屋料理的小肆,鑽進去,至夜深再回住處,酣酣暢暢的。
甚至今日由於成功大學一帶學生多,各樣異國料理也經營得有模有樣。與十年餘前造訪相較,風光早已不同。十年前我們來,找的是蔡智恆筆下的麥當勞。而今特別來找麥當勞者,應該沒有了。
景物人事變遷難免,然而這座城中總有些店家、角落,你看不出變遷何在。也許這正是台南讓外地遊子牽掛的緣由。那種不希望改變的物事,對台南人而言,只要回鄉來找來尋,大多不會使人悵然。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