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年10月1日 星期三

批判的界說:評韓良露南村落事件

祖母昨天晚飯時問了一個問題,大意是我們的家鄉名不知從何而來?

她認為這必定是有人命名,而非一般鎮民約定俗成的結果。而在史實上,我的家鄉早年的名稱也的確並不稱作竹山,她的舊名是林圯埔,是為了紀念明鄭時期一位開墾此地的部將,因而有此名。竹山是清政府割讓台灣之後,日人治台時所訂定的新地名,背後緣由則來自於家鄉滿山遍野的竹篁林蔭。

地名是後設的,此點並不值得批判或挑戰。任何地名的存在都正呼應著人類文明、社會、歷史事件的論述、描述與爭辯。當然,布爾喬亞交織而成的城市中,地名是仍然存在的,而也必然因為公民眼光的交集,引發更多的談論。回頭觀看歷史,為地景地物命名的權利,在神權或帝國政體存在的時代,通常並無太多百姓置喙的餘地;而即使是約定俗成的地名稱呼,也是要經縣誌、史書等「官方」文書收入篇幅中,才有正式的認定與公佈效力。當然,這些故事對網路遊牧民族來說,可能已經是昨夜東風,只留下小樓追憶的功能性可待提及。

網路世代永遠要有批判的存在,這是全球化世代必然的宿命。無遠弗屆的網際網路使得言論的型式被解構;在林海音主筆的年代,假若有「不想用她(指韓良露)的記憶取代我的記憶」此種言論,如非特別針對特定人士作出訪談,並留下記錄,則永遠也不會有出現在文壇上的一天。網路部落格和電子佈告欄與過去「文壇」的性質是否相同,恐怕尚有爭論,但可以確定的是,如今我們所看見的言論平台,邊際遠比過去模糊上許多,有時甚至存在高度的解構性質,以及新型態公民權的展現與低落。這也無怪乎韓良露會對於網際網路上的言論如此關心在意,事實上她的在意是其來有自的,至少任何人都從未低估網際網路的渲染功效是如何無邊無際,以及無法負荷。

靠近台灣師範大學的這一塊區域,要喚作南村落亦可,要喚作師大商圈也好,也許真正使得相關人士爭執批評的並非名稱問題。網路上任何人都有權利針對任何議題作出論述與批評,但也因此,相關論述的內容則各有千秋高低;有時可以看見「不希望記憶被取代」此種浪漫主義式評語,同時也有「要發起人減肥」這種戲謔荒誕的留言。

但無論是浪漫主義或戲謔荒誕,也許不該忽略的一點是:這就是網路世代,是我們還未完全了解的探針。而當探針插入過去未曾發掘過的世界,我們對於真相、是非、真理、的爭辯論戰,才正要開始。

沒有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