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8月16日 星期四

嘉義市作為一座小城的可能性

嘉義有深厚的本錢作為西岸的「慢活」城市,與東台灣的花蓮相互輝映。在這裡並不缺乏慢活所必須的悠然,以及與生俱來的從容感。

嘉義市史蹟資料館
喜歡布爾喬亞味,可往東洋社區去,除了老店白話文學,和樂檸漢堡,同條路上也開了不少異國美食店家,小小巧巧的,沒見過什麼宣傳,可是生意和街路上的氣氛甚好。一份餐約在200元和350元之間,然品質不會比起台北城裡頭的天母,或台中的東海國際村來得差。追究原因,在於嘉義人眾比起這兩個大城,屬較中型的規模,也間接讓興致閒適了起來。在天母或東海一帶,較不易找尋這種自在的氣氛。


至若雅俗共賞的悠適,則以公明路、蘭井街、光彩街一帶最為適宜。許多小巷弄一彎進去,便有許多特色的小店鋪。有時剛吃完一碗剉冰,或吃完湯麵,從巷弄裡頭想走回中山路上車水馬龍的停車處,卻跟著發現沿路的裱框店、民術藝術店和木雕店等等,頗有值得逛看的一節。不知不覺腳步放慢,回頭瞧見午後的巷弄人影三兩,腦海便生起了小時看日文美術書籍學素描的一幕。好像那其中的黑白速寫的,平淡但有其韻味的某條午後日本街道,也是這種光景。

嘉義,是這樣使人想起一些童年往事的城。

回到中山路上,往台灣圖書室坐他一坐,小讀台灣文史作品;接著轉向長榮街的洪雅書房,路上有叫「文藝復興」者,沒開店,但招牌亮著,益添使人探訪的念頭。洪雅書房拎出本談台灣的木建築的著作後。繼續開車閒晃,有的人選擇往「十六居酒屋」、「初咖哩」或其他熟悉的小店,有的往大雅路上走。

如果還有興緻或機會經過公明路,可造訪鍾永豐老師的「山歸來」,除了看室內設計,其陳列的茶具有獨樹一格的創意。在傍晚時,斜陽透過落地窗射入,無語靜看光影變化之下彼些精緻用具的質感,以及時光的推移,能使人平靜。

嘉義始終是從容的,這裡不適合走馬看花式的行程,這裡和花蓮一樣,需要雙手插著口袋,漫走漫遊,才嚐得到小城的況味,以及一座古城和旅者之間的依戀。

沒有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