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數位」或者進一步的說「網路」,改變了許多我們原已習慣之事。憶及十年前參加高中文藝研習營,會場中最被熱烈討論的議題正是網路文學和網路詩。這些名字或名詞,只要年近三十都會有印象,比如蔡志恆、明日報、第一次的親密接觸……。那個年代,作家辯論網路上寫的這些那些,是不是文學。(蔡智恆以電子佈告欄留言板寫作,是文學嗎?詩在網路上是否有其他表現方式)人們一下看好數位出版未來,一下又說網路相關事業前景無限。千禧年前後,投資人迎來第一次網路產業泡沫,部落格興起又有點沒落,接著微網誌興起……
圖片來源:博客來 |
數位時代的論述型式、寫作方法,著實跨越了幾個邊界。或者可說數位時代根本上帶來一種新式的公民參與途徑,這樣的途徑已經不是單純地由下而上,而是人人被重新在數位世界中被界定出一個身份。當然,我們也可以將網路世界看成一個真實世界的縮影,因此理所當然充斥了各樣的言論和詮釋意圖。所以我們看見人們今天在Facebook上則是號召大家反Makiyo,明天Twitter上說Linsanity。
至少可以確定的是,數位時代明確地重新解構了論述的型式。傳統長文(就是在說這篇),不一定會受到網路使用者的青睞;網路客偏好更簡單易懂,可快速進入情境的詮釋方法。比如最近常見的特定事物不同觀點六格畫(父母認為、朋友認為、社會認為、同事認為、我認為、我真正在做的是),就是一例。網路世界不要長篇大論,網路世界需要的是可以大家按讚轉發,可以吸引視覺感受的媒材。
數位時代如此繽紛,網路世界看似如此自由,人們在其中來去。許多現實世界我們共同相信或維持的價值,被大量的重新檢視。而這份數位時代的熱潮,也延伸到了現實世界上。所以這是為何本書的書名第一句就提「全民書寫」,當每個人在網路上都擁有同樣的發聲權力,則數位潮流和全球化的熱潮,就註定無法再分開論述。人們在網路上發聲也收聽,製造需求也消費。人們的數位素養在傳統的教育或國家體系中如何被傳達,或者誰有資格傳達,都是我們可以關注的議題。兹推薦本書,讓大家在網路世界的遨遊中,也可以關心那些我們注意過,或沒注意過的事。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