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年6月23日 星期一

盧廣仲

昨晚聊到盧廣仲,他是很難得的音樂創作人,但關於他的去向,我以為不該像其他藝人一樣。

聽盧廣仲的音樂,就像聆聽當年從獨立樂團出身的五月天,還有發第一張專輯的周杰倫。當年的他們都很純真,也都知道自己想要的音樂是什麼;但走紅之後呢?這些曾經創作靈魂澎湃激盪的音樂人們,並不是每個人都能向自己想要的音樂更進一步;甚至可以說宣傳、行銷、八卦和緋聞,已經讓某些人的音樂徹底死了。連張雨生都會跟老搭檔陳樂融拆夥,只因為他知道某些歌曲雖然熱賣,但並不是他的靈魂想要的物事,他創新的勇氣來自於創作意識被扼殺的擔憂。深沈的是,看過張雨生,再回頭看看樂壇的創作人,我們對音樂的憂傷早已覆水難收。

所以有些人說一定要支持盧廣仲,讓他「紅」起來,我對這種看法是完全不支持的。盧廣仲就算要紅,也不是像藝人一樣的方法;他是音樂人,並不是藝人,更不是一些人期待的搞笑藝人。

這是網路的時代,無彊界無國界的時代,所有獨立創作的精神都是跨界存活的。真正的好音樂,即使不必靠八卦行銷也可以存活下來。我們今天只要打開網路瀏覽器,就可以直接和他們的音樂,以及背後的創作概念對談,而這就是網路和全球化的力量。

盧廣仲只是這些新興創作者的一份子;還有更多人,他們需要閱聽人撥開資本主義的商業迷障,從網絡提供的直接對談空間,去聽,去了解他們的音樂和意念,這場後民歌時代運動的序曲,才得以在更大的邊界展開,網路世代的主要精神:分享、無界和自由,也方能得以獲證。

最後,我想說的是,如果盧廣仲真的要出版唱片,找角頭音樂吧,至少張四十三知道,真正的創作音樂是什麼。他們不會找來一個姓氏也是 L縮寫的女生和盧廣仲搞個雙 L戀,好炒新聞和收視率。

張四十三唯一知道的事情是把巴奈和陳建年的聲音收錄得乾淨單純,讓勇士與稻穗成為他向原民祖靈們致敬的美麗詩篇;或是作出一張讓恆春仔的兄弟姐妹都能聽得懂的絕妙好輯。而這,才是最初的音樂精神和音樂夢。

沒有留言: